清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清明上坟有何讲究老话说前三后四,左五右
TUhjnbcbe - 2024/12/15 17:44:00

经过了立春的蓄势、雨水的滋润、惊蛰的鼓舞、春分的温暖,此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我们称之为“清明”。

“春雨惊春清谷天”,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5个节气,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来临。

清明时节,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意盎然,大自然尽情展露着它的勃勃生机。

在我们很多人看来,清明节不过就是三天小长假,是用来祭拜先人,为他们上坟的。

其实大家并不知道,清明节的意义远远不只如此,过清明节有很多讲究。即使拿大家都知道的上坟祭祀来说,在民间有很多禁忌和说法。

在我的家乡,小时候就常听老人说:“清明上坟,前三后四,左五右六”。由于当时年纪小,一直没搞懂这句话的意思,现在随着年岁的增长,也算对这些话有了全新的认识。

要了解这句话,我们先得了解清明节的背景。

不知大家发现没有,清明节是众多节假日中唯一兼具节气与节日的,它不仅是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且它还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一些纪念意义。

说到清明节,我们必须先了解下“寒食节”,因为现在我们过的清明节实际是古清明节与寒食节的合体。

寒食节的由来让人唏嘘不已,话说春秋时,晋公子重耳遭受迫害,流亡他国,名臣介子推极力辅佐。饥寒交迫之时,介子推不惜“割肉奉君”。重耳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回国登上王位,成了威震春秋的晋文公。

晋文公大赏功臣,但介子推不求名利,带着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心生不爽,为了逼迫介子推出山,晋文公做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决策——放火烧山。

介子推心如死灰,坚决不肯出山,最终葬身于茫茫火海之中。

事已至此,晋文公后悔不已,为了感念忠臣之志,晋文公将介子推厚葬于绵山,并将绵山更名为介山,修祠立庙。

这些还不够,由于介子推因火而死,晋文公万分心痛的下令,在介子推罹难的这一天,全国禁止烟火,以寄哀思。

这一天不能生烟点火,那么人们就只能吃隔夜的冷饭了,所以那一天就被称为寒食节,或禁烟节、禁火节。

由于寒食节与24节气中的清明节时间差不多,后来在历朝历代的不断发展中,两个节日就合二为一,被赋予了相同的意义。

直至今日,我们大家都说清明节,而没人说寒食节,就是因为它们意义等同了。

然而,让人疑惑的是,寒食节与清明节其实并不是一天。

清朝初年,汤若望对农历历法进行了改革,改革前,清明节比寒食节晚两天。汤氏改革后,清明节比寒食节早了一天。

现代二十四节气沿袭了汤氏的定法,因此寒食节就在清明节前一天。例如,今年的清明节是4月4日,那么寒食节就是4月3日了。

了解了清明节与寒食节的关系后,我们就能很容易的理解“清明上坟,前三后四”的意思了。

有很多人说“清明节前三天和清明节后四天为祭祖时间”。其实他们的说法不对,这个前三后四应该是以寒食节为参照节点,因为寒食节禁止烟火,当然不适合上坟烧香了。

以寒食节为参照,古人认为“清明时节”一共有八天,大唐诗人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的清明时节,指的就是这八天。

清明时节这八天中,除了寒食节当天不适宜动火烧纸上香外,寒食节的前面三天和后面四天都是最佳的上坟时间。

说了这么多,“左五右六”就更好理解了。左五右六指的是上坟出门的时辰,意思是不要早于早晨五点,不要晚于早晨六点。

早晨五六点钟,正是卯时,卯时正是古代官署开始办公的时间,故又称点卯。古人很重视祭祀,跟上班一样准时严肃。

卯时又被称呼为破晓和日出,此时正值朝暝冉冉东升,阳气开始转盛,四野空旷安静,适宜祭祀。

现代人没有古人的拘谨,大家认为只要在下午三点之前上坟祭拜都没有问题。就像一句笑话说的,上班只要赶到下班之前到达,就不属于旷工。

也是,下午三点日落西山之前,先人们还都没下班,是可以收到祭祀品的。

清明节是一个矛盾的节日,它将慎终追远的哀思情怀与踏青赏春的欢快气氛巧妙融合。

清明节所代表的是人们对忠诚、廉洁、政治清明的赞许,是千年如一的。

清明,是要让我们“清生命之相,明生命真理”。

人总要离开,各有归处。

活着的人还要继续生活,不必过于悲伤。所以到了清明,我们便用来怀念、祭奠。

怀念在我们人生中曾经相伴的灵魂,怀念难以割舍的情感,怀念那些无法挽留的过往。

生者寻根,叶落归根。有人烟处,必有血脉传承。清明节何尝又不是我们中国的感恩节呢!

清明将至,希望大家都能文明祭祀,亲近自然的同时,更要爱护自然,避免不必要的烟火,倡导“云”祭扫。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应作如是观,心诚则灵。

当然,以上只是我对《易经》的一知半解罢了!

《易经》中有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是一种生活剧本。它已经帮助你推断出你选择的结果;

很多事情,看似幸运,其实是有痕迹可寻的。

人这一生就该读一读《易经》

懂得了《易经》的这些道理,就会坚定信念。知道自己应该把握的基本原则,进而度过人生一道道关卡的考验。《易经》不管是在什么时候对人们的影响都很大。孔子、老子同生于春秋末期,都有共同的爱好——尊崇《易经》。

悟透易经中的道理能帮你度过遇到的坎坷

《易经》自身的复杂广博,深奥晦涩。

孔子曾说过: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有人说:西方智慧的源头是柏拉图,印度智慧的源头是《奥义书》,中国智慧的源头是《周易》。

《周易》这部特殊的经典,在我国历史上地位非常高。儒家认为它是第一经典,所谓的五经之首;道家认为它是第一经典,所谓三玄之冠。

冯友兰教授之所说:“《周易》是宇宙的代数学。”

在远古知识匮乏的年代,周易就相当于今天的“百度知道”。

不过很多人觉得原始版《易经》上面都是文言文晦涩难懂,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我读的是这本原文译文对照版《图解易经》,书中把晦涩难懂的古文翻译成我们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在书中领悟到了很多古人的智慧。

我看了《易经》之后发现,里面不仅有深奥的大道理,还有很多贴近生活的人生智慧!从五行、天干、地支、太极和八卦的讲解,再到象、数、理的介绍,每一个都是能让你实际运用到职场,生意场和生活中的。

读《易经》真的可以让我们把握自己的命运!你可以结合生活中的案例,再对照易经里的64卦,一一对应。我看完之后,对于很多年前在生意场上遇到的困惑也就迎刃而解!

所以,为了人生多点好运,早点读懂《易经》,才能更好把握未来!易经可以告诉你:还能根据当下条件,如何选择怎样做才能把成功几率放大20倍!

而且这本书才59元,现在59还能干点啥?但是却能让你近距离接触古代先贤的思想文化,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同时能让你逆风翻盘!

对自己以及家人都是最好的,能让你们的日子越过越顺。何乐而不为呢?一本易经,能让你终生受益!

如果您想购买的话,点击下面的商品卡,就能直接购买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清明上坟有何讲究老话说前三后四,左五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