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历时10年,长达13米,莆仙版清明上河
TUhjnbcbe - 2024/10/18 17:07:00
好的白癜风医院在哪里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sfxbdf/
图:仙游今报

编辑:闻道

近日,仙游画家李清达一幅长达13米、历时10年完成的画卷面世,堪称是莆田版《清明上河图》!画中真实再现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之间,莆仙人民的生活面貌、民俗民风等,整幅画作内容丰富多彩,不仅仅是李清达的记忆,更是所有老一辈莆仙人的集体记忆。

莆仙乡村版《清明上河图》

李清达

窗明几净的工作室里,李清达正手握画笔,专心创作。近日,他向世人展示一幅长达13米的大作——《依稀故园图》。

《依稀故园图》局部,可点击放大

多年前,北宋画家张择端用画作《清明上河图》描绘了汴京城里的繁华景象。而这幅《依稀故园图》就是莆仙乡村版的《清明上河图》。

《依稀故园图》局部,可点击放大

该画作重现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莆仙乡村热闹的生活场景,生动描绘了莆仙民居旧舍、风土人情、美食习俗以及人民安居乐业等场景,一览无余。

《依稀故园图》局部,可点击放大

画作全部内容都是根据李清达儿时的记忆及现在的一些实景,交织想象创作而成。

儿时关于乡村的记忆录

《依稀故园图》局部,可点击放大

《依稀故园图》历时十年之久才完成,其中穿插莆仙特色的劳作场景,熙熙攘攘的人流、其乐融融的画面,数百个神态各异、憨态可掬的人物跃然画上。

《依稀故园图》局部,可点击放大

莆仙戏最具地域文化代表性,自然在李清达的题材中少不了。李清达的《依稀故园图》中仙游鲤剧团正在精彩演出,台上表演精彩,台下更热闹。

《依稀故园图》局部,可点击放大

仅是看莆仙戏这一幕场景,台下就描绘了70多个人物,孩童们“千姿百态”,有捧着碗吃扁肉汤的、有围着小摊吃葱油饼的、有爬树看戏的、有“偷采糖葫芦”的……

《依稀故园图》局部,可点击放大

搀着老人来看戏的人,偷看年轻姑娘的男子,理发匠,捏泥人的手艺人,每一个角色被刻画得别样传神,跃然纸上。

《依稀故园图》局部,可点击放大《依稀故园图》局部,可点击放大

凑近细看,远近交错的水田耕地、形态各异的行人、娶新妇的人家、十音八乐队……一幕幕农作、风俗场景一一呈现,惟妙惟肖,生动有趣。

《依稀故园图》局部,可点击放大

儿时一幕幕乡村热闹的景象,深深地刻在李清达的脑海中,留下了一份美好的眷恋,也为他此次创作提供了无限丰富的素材。

用绘画记录乡愁

今年已73岁的李清达,出生于仙游县鲤南镇东屏村,现为仙游李耕画院院长。仙游,素有“全国国画之乡”之美称,是国画大师李霞、李耕、黄羲的故乡。

12岁起,李清达就跟着李霞后人学习绘画,常常白天去学校上课,晚上回家点着蜡烛画画。初中毕业,李清达拜在画家陈毓和门下,画功不断精进。

李清达师承仙游画派古典人物画技法,在题材上,却不仅局限于才子佳人,帝王将相,佛教人物。

《依稀故园图》局部,可点击放大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仙游人,家乡就是李清达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所有的作品都是源于对生活、故土深沉的爱与崇拜。

而这幅《故园依稀图》像是李清达的回忆录,他将从前所发生的人物动态画下来,仙游农村在他心中是难以忘却的一种乡愁,这幅画代表了莆仙农耕文化的缩影。

《依稀故园图》局部,可点击放大
1
查看完整版本: 历时10年,长达13米,莆仙版清明上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