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年4月4日,正值处在仲春、暮春之交的清明。
清明是一个关于生命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要去扫墓、祭奠祖先,还要到田野踏青、登山游玩,既庄严地直面了死亡,又满怀希望地迎来新的生命轮回。
向死而生,这就是中国人的生命观。不管是敬了天地再大闹人间的春节,还是祭了祖先再进了山林的清明,都充分体现了“天、地、人合一”的境界。今天,与你共赏几首清明诗词,一起在诗词中,寻找一个共属于人间、大地和仙界的清明节。
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最知名的清明诗词,就要数杜牧的这首《清明》了。
清明这天细雨纷纷,路上的行人神情凄迷、闷闷不乐。询问当地人,附近哪里有酒家?牧童笑而不答,只是指着杏花深处的村庄。
这个令人断魂的清明,充满了人间的味道。
江城子·清明天气醉游郎
宋代:秦观
清明天气醉游郎。
莺儿狂。燕儿狂。
翠盖红缨,道上往来忙。
记得相逢垂柳下,
雕玉珮,缕金裳。
春光还是旧春光。
桃花香。李花香。
浅白深红,一一斗新妆。
惆怅惜花人不见,
歌一阕,泪千行。
清明,春光明媚,天气醉人。桃花深红、李花浅白,黄莺和燕子都为春风痴狂,来来往往的行人也都陶醉在东风、柳绿、莺啼里面了。
这个清明,到处都是不断迸发的生命。
清明
宋代: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
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
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
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
满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佳节,桃李芬芳,含笑盛放,然而田野上的墓地却是杂草丛生,荒凉地只令人心生忧愁。春雷滚滚,惊醒了天龙地蛇;春雨绵绵,郊外田野上的草木也变得温柔。不管是贤明的圣人还是平庸的愚人,千年之后又有谁直到呢?最后大家不过是尘归尘、土归土,留在世间的不过满目荒草罢了。
感慨世事变迁,也只有清明这样的时候最合适了。
清明即事
唐代: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踏青、祭祖的人们在街上穿梭着,马车轮子的轱辘声不停。城外的春风抚着翠绿的柳枝,落花飞舞,蝴蝶嬉戏打闹着,外面热热闹闹,惟有自己坐在空空荡荡的大堂里,以茶代酒,聊以慰藉。
这个清明,热闹与寂寥并存。
清明夜
唐代: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
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
遥听弦管暗看花。
夜晚清风习习、月色朦胧,青色的台阶映衬着砖红色的栏杆,独自绕着回旋的走廊走走停停,听证远处隐约传来的丝竹管弦之声,赏着庭院里的花,好一个清明的夜晚!
清明日对酒
宋代: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
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
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
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
一滴何曾到九泉。
南山和北山有很多的墓地,一到清明节,这里就挤满了前来祭祖、扫墓的人们。焚烧的纸钱化作蝴蝶,因思念而留下的泪水染红了杜鹃。人生如白驹过隙,今朝有酒今朝醉,因为百年之后,连一滴都带不进九泉之下了。
清明,与天地、神明、祖先交流之后,对生命就有了更深刻的体悟。
今日清明,世界热热闹闹又冷冷清清。让我们用最虔诚的心敬告祖先,用最热诚的姿态拥抱阳光、田野,用最真诚的语言赞颂生命和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事物。
来源:晨起读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