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张择端与清明上河图之谜
TUhjnbcbe - 2024/9/10 16:37:00
白癜风诊疗康复 http://www.wzqsyl.com/bbzs/tsjs/201704/2035.html

张择端是一个谜。

对于张择端的身世,史书上没有史料记载。金人张著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上作跋文:翰林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人也。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习绘事。本工其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按《向氏评论图画记》云:“《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选入神品。”藏者宜宝之。大定丙午清明后一日,燕山张著跋。

这段跋文共85字,大意是: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在翰林图画院供过职。小时候读过书,后在京城汴京(开封)游学,学习绘画。专攻界画,擅长画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自成一家。《向氏评论图画记》将其画作《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选为神品。收藏者应当作宝贝珍藏。燕山人张著于大定丙午(金世宗完颜雍大定丙午())年清明节后一日跋。

《向氏评论图画记》中的“向氏”为向宗回,是宋徽宗的舅舅。向宗回在其所著《评论图画记》中将《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选为神品。

《西湖争标图》也是一个迷,因为自向氏之后,似乎无人见过。有人推测《西湖争标图》就是现收藏于天津博物馆的《金明池争标图》。按下不表。

另一幅画《清明上河图》是张择端唯一流传下来的作品,纵24.8厘米、横.7厘米,绢本水墨淡设色,现存于故宫博物院。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图中画有人,各种牲畜60多匹,木船20多只,房屋楼阁30多栋,推车乘轿20多件。人物大的不足三厘米,小的仅豆粒大小,但个个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传说,当年张择端游学京师,住在相国寺里,以绘画谋生。此时在位的皇帝是宋徽宗赵佶,此人不但喜欢绘画,而且是绘画高手。他在相国寺降香时听说张择端才华横溢,就诏入翰林图画院,命张择端绘画京城的繁华盛景。张择端选择一处安静的农舍,心无旁骛,潜心作画,历时一年多时间完成画作。宋徽宗赵佶见了后大喜过望,爱不释手,用“瘦金体”亲笔题写了“清明上河图”五个字,并镌上了他的双龙小印,收入内府。北宋灭亡后,宋高宗赵构在杭州称帝。张择端为了让宋高宗赵构不忘国仇家恨,坚决抗金,又绘了一幅《清明上河图》,献给宋高宗赵构。宋高宗赵构对画根本不感兴趣,将画退了回来。张择端喟然长叹,将《清明上河图》付之一炬,幸好被家人及时抢出一半。不久张择端忧郁而死,繁华过后成一梦。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清明上河图》也有诸多迷雾。

其一,“清明上河”是什么意思?“清明”有三种说法,一是指“清明节”,二是指“清明盛世”,三是指画中有个“清明坊”,用地名来命名。“上河”也有三种说法,一是指“汴河上游”,二是指“御河”,三是指“到河边”,犹如“到街上”称为“上街”。

《清明上河图》局部

其二,《清明上河图》反映作者什么意思?有两种说法相左,一说是粉饰太平,赞颂繁华。一说是盛世危图,“画谏”皇帝。

“画谏”就是以画谏上,在张择端之前曾经有过。宋神宗时,光州司法参军郑侠献《流民图》,奏王安石变法之弊,神宗废除了一些新法。张择端在汴京游学,耳闻目睹百姓疾苦,借奉命绘图之机,希望引起皇帝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张择端与清明上河图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