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杜牧
眼看清明节将至,按照中国的传统习俗很多人就预备开始上坟祭祖了,这也是中国人几千年来一直传承的,大家都知道在清明节上坟,那有没有人知道为什么要选在这个日子吗?要知道清明节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啊!这其中有怎样的讲究呢?
其实关于清明节,民间还有很多与之相关的说法,能够很好的解释古人为何选定这个时节,老话说:“清明上坟不一般,地户开,祖先出,柳火燃新坟”,那这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01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
清明节也称祭祖节、三月节、踏青节等,最早起源于周朝时期,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是中国众多传统节日之中历史比较悠久的一个,在最开始的时候其实清明节只是一个时节的名称,并不是一个节日,可是随着古人对于天文地理的研究,以及对于自然规律的探索,人们将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结合,并且将其设定为寒食节,而这个寒食节因为与清明节的日期比较接近,所以也就被清明节所取代。
众所周知,清明节现在被确立定于4月5日,而这个传统节日最主要做的其实就是大型的春祭活动,比如上坟扫墓,为先祖的坟墓增添一些新土,亦或者是文明祭祀,送上一些鲜花,或许很多人认为这样的做法实在是荒唐,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人死不能复生,更不会存在灵魂,所以这上坟祭祖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
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确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传承方式之一,它能够教导后辈的子孙,尊敬长辈,孝顺父母,是一种孝道的传承和建立,除此之外,清明节还有一些其他的活动,就比如我们所熟知的春游,采风,沐浴等等,这件事清明节一大特色,人们借助这个节日来更新面貌,迎接春天和新的季节的到来。
而这样的传统习俗也能够看出古人有着天人合一的理念,他们遵循自然规律的发展,讲究人文与自然的和谐,还有一点就是清明节也算得上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中持续时间比较长的了,或许很多人认为就是4月5那一天才算清明节,但是在古人的认知中,清明节的前十天和后十天都是在这个节日的范畴内,因为无论是上坟祭祖还是外出春游,都需要一个时间才能完成,如果仅仅是一天的话肯定是不可能实现这一节日的目的。
02清明上坟地户开、祖先出是什么意思
回来我们前面所提到的那句老话所说“清明上坟地户开,祖先出”是什么意思?清明节除了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外,它还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时至清明,斗柄指乙,太阳黄经达15°,在这一时间段万物复苏,生机盎然,阳气上升,阴气下降,春天的到来也加快了步伐。
所谓地户源自阴阳八卦之中的一个方位,大家都听说过“天门地户”这个词吧!天门其实就是指八卦这种乾位所在的方向就是西北方,而地户就是与天门相对应的巽的方位,东南方向,所以这地户也就是东南方,而地户开说的是清明时节到来之后东南风盛行,雨水增多,气温回升。
这样的说法可并不是古人凭空想象或是随意编造的,而是结合自然规律以及生活常识总结出来的经验,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我国处于北半球,而且大部分领土都位于中温带地区,每当春节来临的时候,在东南沿海会吹来一股暖风,这股暖风也被称之为暖风过境,暖空气的到来是随着风向不断北上的。
但是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却还没有彻底退去,所以冷暖空气交接往往会形成比较大的风力,并且伴随降水,但是总体来说,暖空气的势头要比冷空气大,所以整体的风向是呈现东南方向的。
祖先出可不是什么科学常识,只是古人的一种封建说法而已,随着春天的到来,地户之门已开,故去的亲人也知道了新春的来临,他们也开始觉醒,等待着子孙们给自己送一些“钱财”,因为在古人的认知和思想观念中,他们觉得人死之后并不会彻底在世界上消失,而是仍然会存有灵魂,而这些灵魂将会去往另一世界生存。
不过在这另一个世界他们生活也需要钱财和食物,为了能够让顾去的亲人生活的好一些,后辈的子孙则会为他们烧纸钱和送去一些祭品,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清明时节进行祭拜和扫墓。
03“请新火,燃新坟”,何为新火
清明节除了上坟祭拜之外,还有另一种习俗就是请新火,也称柳火燃新坟,那何为新火呢?这里所说的新火指的是榆柳之火,为什么是榆柳不是其他的树木呢?因为榆树和柳树是在春天的时候比较早开枝发芽的,所以与其他的树木相比要更富有生机,用这样新生长的树木生火的话自然也就有着新火的寓意。
这样的传统也是源自寒食节,在寒食节是有着禁火的习俗的,可在禁火之后就要迎新火,代表着有新的发展,新的一年,同时新火还有驱邪防疫的寓意,所以古人在上坟的时候都会在祖坟上点燃榆柳之火,借此表达自身的祈福,而在这之后祖坟也会被填上新土,这样的坟也被称之为新坟,说白了,这寻求的无非就是古人对未来一种美好的愿景而已,他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表达方式来赢得祖先的保佑,也希望能够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04结语
而到了今天,有关清明节一些古老的习俗可能早就被人们渐渐的淡忘了,只留下了一些比较重要的活动,可不管怎么说,清明节都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希望如今的我们加以重视并将其传承下去,更重要的是传递那份民族精神和民族传统,不能让这极具内涵,又富有特色的节日在后世的发展中被人们遗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