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张择端和清明上河图的恩怨
TUhjnbcbe - 2024/5/5 16:35:00
白癜风什么症状图片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813045.html

画家张择端,北宋年间任职皇庭翰林院画士。所画《清明上河图》是要进贡给徽宗皇帝的。画家本人历史无从考究。

靖康年,徽宗皇帝退位,太子赵恒继位,第二年金人南侵,虏走宫廷大臣无数。皇宫里面的奇珍异宝也都被金人掳走,这其中便有《清明上河图》。

之后南宋在杭州开国,赵构为了不忘靖康之耻,让张择端闭门不见客,呕心沥血又重新画了一幅,但是赵构对于书画并无天赋,不会欣赏。

张择端生于北宋末年,北方少数民族对中原虎视眈眈,边境之地战乱频发,黎明百姓苦不堪言。而北宋王朝并无意识,三冗问题日益严重,宫廷腐败,兵无斗志。在这样的国家背景下,宫廷之中进言,国家无贫弱,可以说是国富民强,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是证据,在画中百姓安居乐业,经济发展快速,造就一片繁荣的假象。

再回头细看《清明上河图》,作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属于国家级文物,原版画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馆,曾历尽多少收藏家之手。在徽宗年间横空出世,徽宗皇帝亲自题名为《清明上河图》,后来北宋王朝覆灭,到忽必烈手里,再到明朝嘉靖皇帝,到清朝嘉庆皇帝,再到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手里,然后归到辽宁省博物馆,再回归北京国家博物馆,历经千年之久。此图的画面可谓空前绝后,全图规模宏大,结构严密,笔墨技巧,人物炯炯有神,可称得上是妙笔生花。

现如今的价值更加是无法估量,作为一名封建时代的文人,有名作传于后世,后代赞扬不绝,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张择端是怎样画出这样的巨作,后代人已经无法考究。但是可想而知的是,要多大的绘画天赋和个人后天的努力才可以完成。这些都依然不得而知了,因为历史无法假如。我们能做的就只是不断地学习,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能够反映出社会大环境下的真实生活。

波德莱尔曾这样阐述:“艺术的价值,在于反映当下的道德情绪,以及情绪背后的潮流,并最终反映于未来。

附《清明上河图》原图

1
查看完整版本: 张择端和清明上河图的恩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