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他去清明祭祖超尴尬,拿着纸钱不知道,烧还
TUhjnbcbe - 2024/4/24 18:04:00

引言:

清明祭祖是中国人一个有数千年历史的传统,其源头最早和追溯到周朝的祭奠仪式,因为周朝推翻了商朝以后,淘汰了商朝那套巫神礼仪,取而代之的就是周朝的祭祖文化,所以周朝开始无论是上到天子,下到老百姓,都会每年抽空去祭祖,不过当时还没有清明节。

清明节为啥要祭祖

现在的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其源头据说有好几个,不过最靠谱的说法,就是古代的三月三踏青节,还有就是晋国开始流行的寒食节,两个节日渐渐合并而成的,不过当时三月三的踏青节和寒食节,和祭祖都没啥关系,压根搭不上边。但是后来渐渐的儒家文化的确立,在汉朝大力提倡孝道文化影响下,清明时节祭祖的习惯和风俗也渐渐的流行起来,而清明节完美地将郊外踏青,一家团聚,太公分猪肉,还有郊外祭祖,吃寒食等习俗结合了起来,本来春光明媚的郊外踏青,在后来的演化下的,倒是和后来的孝道挂上了勾,有了后来清明节人找鬼的说法。

因为古人相信,人走了以后,那个世界和人的世界是一样的,只是有了地域不同而已,所以吃的穿的,喝得用的,都和人间是一样的,这体现了中国古人的一个唯物主义观。这个观点下,导致了清明节有了一个很有中国特色的习俗产生,就是会烧一些东西给过世的亲人使用。

其实这都是古代因为有钱人家或者一些贵族,都会在墓葬用当时各种的高科技,还原了一个现实世界的风气有关,比如秦始皇,不但建设了一座大墓,还留下了一队守护自己的兵马俑,而长沙马王堆还有海昏侯的墓葬,我们看到了无数的珍宝和陶俑,都是这个习俗的源头,但是毕竟当时许多老百姓,都没厚葬的本事,所以只能选择薄葬,

但是古人相信祖先的在听之灵会保护自己,而且还相信祖先墓葬的风水好坏会影响自己的运气,所以古人对祖先的墓葬是非常重视的,同时为了诚心,让祖先保佑自己,家族都会集中在某个时间,一起去祭祖,当然每个地区不同,祭祖的时间也不同,比如一些地区就会在春节期间,一些地区是清明节,一些地区确实重阳节,反正各有各的风俗、但是他们相信祭祖是改运的最快途径。

古人为何相信祭祖是改运的最快途径?

其实这里还有一些科学的唯物主义道理的,因为百善孝为先,而孝亲祭祖是百善之源,古人们一直相信,人的福报是有定数的,但是人的福报多少,孝顺父母肯定是重要的指标,其实这和儒家理论是非常贴切的。而许多人如果富贵,或者是遇上了大难轻松渡过,或者忽然发迹,人们都会讲一句,你祖上真是积了德,因为在古人看来,我们身体发乎父母,而父母的来源就是祖先,我们身体中有祖先的DNA信息,而我们能够如此幸运和生存下来,其实和祖先有很大关系,而祖先的选择也影响到而来我们现在的情况。

就现在深圳来说,一些深二代和三代,可要好好谢谢当年肯南下打工和创业的爷爷和父辈,如果没有他们,现在他们估计生活有点差距,而古代一些故事中,我们发现祖辈积善造福,子孙获益良多的事例,最明显的就是朱元璋家里的恩人“刘继祖”,“刘继祖”当年就是发善心,给了朱元璋一块地,埋葬了他的父母,让朱元璋称了帝,后来朱元璋封而来他的儿子为侯爵,刘家因此享受了几百年的富贵荣华,这就是祖先留下福气一个最好的事例。

而自从古代纸张普及以后,烧纸钱这事就开始出现而来,烧纸钱的由来,据说和蔡伦的弟弟有关系,因为当时蔡伦的弟弟手艺不大好,做出来的纸张有点差劲,但是做了一大堆,没办法销售出去,就有点发愁,后来他的媳妇灵机一动,就想到了纸钱这个创意,也就是由此,纸钱就被民间接受,成为了清明祭祖配套标准产品,

并且由于纸张的好处很多,能在上面画画,又能写字,还能够折叠出各种花样,在古代纸钱已经是被玩成了各种花样,但是却还没出现冥币,因为当时人们日常使用的货币是铜钱和金银,所以都需要将纸张,折叠成金银的样子,不过这道工序,做起来有点麻烦。

到了近代,随着纸币的出现,同时印刷工艺的不断工业化,冥币也是诞生了,它一出世,就受到了欢迎,并且因为省事和简单,更是抢占了金银纸币的市场,到而来后来更是有些地区取代而来传统的,要花时间去折叠的金银币,成为了清明主流使用的标配。

清明祭祖为何他最尴尬?

到了八十年代以后,随着人民的生活的提高,段了一段时间的清明祭祖,也恢复了重视,此时刚好出现了一波古装电视剧潮流,而这段时间,四大名著成为热门的IP,特别是西游记,播出以来,热度没有断过,到现在还是有很高的话题,而这部剧的却是制作精良,演员和很到位,演什么像什么,和现在的一些网红电视剧比起来,确实差距显示了功底。

更重要是当时杨洁导演,挑选的演员很有观众缘,让人看一眼就记得,随着这部剧都成功,许多的演员都红遍一时,可是有几位演员,就非常的尴尬了。

一位是饰演如来的演员,朱龙广老师因为表演的太好了,结果许多的寺庙按照他的样子修建了如来塑像,导致他有时候,去到一些地方,引起了大家的围观,这让他非常的无奈。

当然这也算是他表演的肯定,毕竟能够将一个角色表演的如此成功,在现在看来都是是成功的,而另外一位就更尴尬了,他就是王卫国老师,他在剧中饰演的就是玉皇大帝,

据说当年选他,就是因为他的外形很贴近大家思维里面的玉皇大帝形象,当他穿上了戏服,一位仙气飘飘,五官分明,气质高贵的玉皇大帝就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最后他成功的被选为玉帝的饰演者

作为老一辈的艺术家,他的演技的确很到位,结果导致的是,他在日常生活中,被同事和朋友,还有遇见的老乡,都直呼“玉帝”,而很多人也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对此他倒是没有太大的意见,他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能接受大家称呼自己为玉帝,

但是在后来一次清明祭祖的时候,他就有点尴尬了,玉帝就玉帝吧,当时他虔诚祭祖以后,拿起纸钱准备烧纸,却突然看到冥币上印的玉皇大帝,头像和图案就是自己饰演的玉帝。

王卫国老师后来回忆说,被说当时会有多尴尬了,拿在手里,都不知道烧还是不烧,烧把自己觉得很怪,不烧清明祭祖这事,你也对祖先有个交代啊。由于没办法扎到印刷厂,也不知道哪里首先想到这个点子,将他印上去了,而他本身不是玉帝,没有法力控制当时的冥币的在民间的流通。

后来互联网发达了起来,人民才发现这件事,但是已经用了许多年,深入民心了,所以网友们只要安慰他这时演技的认可,不过另一方面看,还是老版的西游记玉皇大帝的形象太好了,所以才会有这样的事情。

不过这事谁遇上谁尴尬,当然如果你是王卫国老师,遇上这件事,烧还是不烧?

1
查看完整版本: 他去清明祭祖超尴尬,拿着纸钱不知道,烧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