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清明节越来越淡,各种禁止让节日没有了味, [复制链接]

1#

你有没有感觉,这些年清明节的氛围越来越淡了。遥想小时候,一家人都会在清明节这天聚在一起吃个饭,然后一起上山扫墓,给先人的坟墓除除草,讲讲以前的故事,有时候还会给故去的人讲讲现状,希望他们保佑后人身体健康,大人缅怀先人,小孩踏青。然而现在,各地很多政策,为了防火禁止燃烧冥纸,这几天在浙江省有一家殡仪店还因卖元宝被处罚,原因竟是元宝是属于封建迷信殡葬产品,不禁让人唏嘘,难道传统的清明节要在政策下成为一种过往了吗?

在过去,清明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通常会提前做好准备,包括为祖先准备食品、烧香、祭奠亲人,甚至还会举行一些传统的祭祀仪式。可以说清明节对于传统的中国老百姓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的没落:

然而,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少年轻人开始选择在清明节时选择外出旅游、购物、参加各类娱乐活动,而忽视了传统的祭祀仪式。很多年轻人在城市里,想在难得的假期中放松一下,扫墓变成了留守老家族人的事情。

其次,你有没有发现,清明节这么重要的传统节日,今年的法定假期却只有一天,这也造成了很多年轻人根本没有办法回家扫墓,距离近回趟家扫墓,第二天还要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去上班。而距离较远的人,也就只能通过打电话给父母,说说话了。而不少老外节日,虽然不说有放假,但是到处的商业氛围,让人真的以为自己在的国家不是中国。

此外,还有各地的政策也让清明节的地位变得十分尴尬。为了防火,很多地方在推行禁止焚烧冥纸,禁止燃放爆竹,提倡文明祭奠,采用鲜花或者网上祭奠的形式,缅怀先人。说实话,这一初衷是好的,每年清明节因为烧冥纸造成的火灾多不胜数,但是焚香烧纸放鞭炮本来就是清明节的特征,一刀切后总觉得清明节变得不是清明节了。如果采用网上祭祀的形式,那么何必有清明节呢?我随时随地都可以在网上祭祀,清明节的形式多了,但是传统节日的存在的价值却没有了。

清明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其历史可追溯到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在古代,人们认为清明节是春季的第一个节气,也是农田耕作的开始,因此有了“寒食节”、“踏青节”等民间习俗。随着时间的推移,清明节逐渐演变成了一个重要的祭祖扫墓的节日。

在传统文化中,清明节有着深厚的意义和价值。它不仅是人们对逝去亲人表示怀念和缅怀的日子,更是传承家族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机会。在清明节期间,人们会为祖先烧香、献花、祭拜,表达对祖先的尊敬和怀念之情。同时,清明节也是人们感慨生命脆弱、珍惜当下的时刻,对于生命和亲情的思考和反思。此外,清明节还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如踏青郊游、欣赏春景等习俗,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清明节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它不能丢!

在我看来,清明节不仅是人们对逝去亲人表示怀念和缅怀的日子,也是亲人联系感情的纽带。在外奋斗的人,一年回家的机会能有几次,除了春节,就是这个清明节了。而且,现在中国的传统节日,很多只是形式上存在了,能让我们有这么大参与度的已经很少了。

我们的邻居韩国,对于各种文化十分重视,不惜冒着被世界各国鄙夷的态度也要将各种传统文化申遗,而我们却在慢慢让它变成只是一个节日而已。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再不好好保护好,未来的人即使把这首诗背得再熟,也不懂它的深意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