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清明古诗词四十一首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好 http://www.bdfyy999.com/m/

1、杜牧《清明》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注释

⑴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⑵纷纷:形容多。

⑶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⑷借问:请问。

⑸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此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2、晏殊《破阵子·春景》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译文

燕子飞来正赶上社祭之时,清明节后梨花纷飞。几片碧苔点缀着池中清水,黄鹂的歌声萦绕着树上枝叶,只见那柳絮飘飞。巧笑着的东邻女伴。在采桑的路上邂逅,怪不得我昨晚做了个春宵美梦,原来它是预兆我今天斗草获得胜利啊!不由得脸颊上也浮现出了笑意。

注释

(1)破阵子: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又名《十拍子》。双调六十二字,平韵。

(2)新社:社日是古代祭土地神的日子,以祈丰收,有春秋两社。新社即春社,时间在立春后、清明前。

(3)碧苔:碧绿色的苔草。

(4)飞絮:飘荡着的柳絮。

(5)巧笑:形容少女美好的笑容。逢迎:碰头,相逢。

(6)疑怪:诧异、奇怪。这里是“怪不得”的意思。

(7)斗草:古代妇女的一种游戏,也叫“斗百草”。

(8)双脸:指脸颊。

3、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译文

近年来做官的兴味淡淡的像一层薄纱,谁又让我乘马来到京都作客沾染繁华?住在小楼听尽了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清早会听到小巷深处在一声声叫卖杏花。铺开小纸从容地斜写行行草草,字字有章法,晴日窗前细细地煮水、沏茶、撇沫,试着品名茶。呵,不要叹息那京都的尘土会弄脏洁白的衣衫,清明时节还来得及回到镜湖边的山阴故家。

注释

⑴霁(jì):雨后或雪后转晴。

⑵世味:人世滋味;社会人情。

⑶客:客居。

⑷京华:京城之美称。因京城是文物、人才汇集之地,故称。

⑸深巷:很长的巷道。

⑹明朝(zhāo):明日早晨。

⑺矮纸:短纸、小纸。

⑻斜行:倾斜的行列。

⑼草:指草书。

⑽晴窗:明亮的窗户。

⑾细乳:彻茶时水面呈白色的小泡沫。

⑿分茶:宋元时煎茶之法。注汤后用箸搅茶乳,使汤水波纹幻变成种种形状。

⒀素衣:原指白色的衣服,这里用作代称。是人对自己的谦称(类似于“素士”)。

⒁风尘叹:因风尘而叹息。暗指不必担心京城的不良风气会污染自己的品质。

4、黄庭坚《清明》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译文

清明时节,春雨绵绵,使大地上一片芳草萋萋,桃李盛开。野田荒芜之处,是埋葬着死者的墓地,死去的人们长眠地下,使活着的人心里感到难过。春雷万钧,惊醒万物,宇宙给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大地上一片芳草萋萋,回到家里,还要对妻子和小妾撒谎吹嘘,他是在某个当大官的朋友家里吃喝,主人如何盛情招待他。介子推其志不可动摇,意抱树焚死在绵山中黄庭坚由清明的百花盛开想到荒原的逝者,虽然无论智愚高低,最后都是篷蒿一丘,但是人生的意义却大不相同。

注释

桃李笑:用拟人手法形容盛开的桃、李花。

“雷惊”句:意思是清明早已过了惊蛰的节气,万物正欣欣向荣。

蛰:动物冬眠。

“人乞”一句:《孟子》中有一则寓言。说齐国有一人每天出外向扫墓者乞讨祭祀后留下的酒饭。回家后却向妻妾夸耀是刖人请自己吃饭。这是一个贪鄙愚蠢的形象。

“士甘”句:用春秋时介子推宁愿被烧死也不愿再出仕的典故。

蓬蒿(hao):杂草。丘?指坟墓。

5、杜牧《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注释

⑴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⑵纷纷:形容多。

⑶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⑷借问:请问。

⑸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此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6、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译文

全身衣服都沾满了血泪和尘埃,尽管现在战乱结束了,但是回到故乡也还会感到悲哀。在风雨中,梨花落尽了,寒食节也过去了,清明扫墓的时候,有几户人家的坟墓还会有后人来祭拜呢。(因为他们的后人在战乱中死去了)

注释

满衣:全身衣服。乱后:战乱之后。过:过去了,尽了。

7、高翥《清明日对酒》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译文

清明这一天,南山北山到处都是忙于上坟祭扫的人群。焚烧的纸灰像白色的蝴蝶到处飞舞,凄惨地哭泣,如同杜鹃鸟哀啼时要吐出血来一般。黄昏时,静寂的坟场一片荒凉,独有狐狸躺在坟上睡觉,夜晚,上坟归来的儿女们在灯前欢声笑语。因此,人活着时有酒就应当饮,有福就应该享。人死之后,儿女们到坟前祭祀的酒哪有一滴流到过阴间呢?

注释

纷然:众多繁忙的意思。九泉: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迷信人指阴间。

8、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

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浓睡觉来慵不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译文

主人公斜倚在绿树下的六曲阑干上,着在微风中飘荡的柳丝,忽然发现原来在冬季叶落后呈金黄色的柳条已经全都变成绿色了。是谁把秦筝的雁柱移动了,使它的音调那样的哀怨?以致成双的燕子惊得穿过帘幕飞出去了。放眼望去尽是落絮纷纷,红杏的开放时分,一霎那就飘落清明雨。酣睡醒过来懒洋洋的不说话,惊残的好梦我哪里寻去?

9、张先《青门引·春思》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译文

天气刚刚变暖,时而还透出一丝丝的微寒。一整天风雨交加,直到傍晚方才停止。时近清明,庭院里空空荡荡,寂寞无声。目睹残花落叶更令人伤情,不觉借酒消愁竟然大醉酩酊,这又是去年种下的旧病。一阵阵轻冷的晚风,夹着城楼上画角凄厉的嘶鸣,把我吹醒。夜幕降临,重门紧闭,更显得庭院中死一般的寂静。正心烦意乱、心绪不宁,哪料到那溶溶的月光,把邻院中荡秋千的少女倩影送入我的眼里。

注释

庭轩:庭院,走廊。清明:清明节。残花中酒:悼惜花残春暮,饮酒过量。楼头画角:楼头,指城上的戍楼。画角,军用的号角,涂了彩色,故称画角。

10、王禹偁《清明》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译文

我是在无花可观赏,无酒可饮的情况下过这个清明节的,这样寂寞清苦的生活,就像荒山野庙的和尚,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显得很萧条寂寞。昨天从邻家讨来新燃的火种,在清明节的一大早,就在窗前点灯,坐下来潜心读书。

注释

兴味:兴趣、趣味。萧然:清净冷落。新火:唐宋习俗,清明前一日禁火寒食,到清明节再起火,称为“新火”。

11、白居易《清明夜》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译文

清明节夜晚时,清风习习,月夜朦胧,用碧玉做成的台阶和用红色的砖砌成的墙是刺史的府宅。独自步行在回旋的走廊中唱歌,远远的听到弦声,默默地欣赏花。

注释

①清明夜:清明节的夜晚。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②砌(qì):台阶。③独:独自。④回廊:回旋的走廊。⑤遥:遥远,远远。⑥看花:赏花。

12、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听风听雨过清明。

愁草瘗花铭。

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

依旧赏新晴。

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译文

听着凄风苦雨之声,我独自寂寞地过着清明。掩埋好遍地的落花,我满怀忧愁地起草葬花之铭。楼前依依惜别的地方,如今已是一片浓密的绿荫。每一缕柳丝,都寄托着一分柔情。料峭的春寒中,我独自喝着闷酒,想借梦境去与佳人重逢,不料又被啼莺唤醒。西园的亭台和树林,每天我都派人去打扫干净,依旧到这里来欣赏新晴的美景。蜜蜂频频扑向你荡过的秋千、绳索上还有你纤手握过而留下的芳馨。我是多么惆怅伤心,你的倩影总是没有信音。幽寂的空阶上,一夜间长出的苔藓便已青青。

注释

草:草,起草,拟写。愁草,没有心情写。瘗(yì):埋葬。铭,文体的一种。庾信有《瘗花铭》。古代常把铭文刻在墓碑或者器物上,内容多为歌功颂德,表示哀悼,申述鉴戒。分携:分手,分别。绿暗:形容绿柳成荫。料峭:形容春天的寒冷。中酒:醉酒。“中酒”见《史记·樊哙传》,亦见《汉书》,意酒酣也。中,读仄声也。又如杜牧:“残春杜陵客,中酒落花前”(《睦州四韵》),交加:形容杂乱。双鸳:指女子的绣花鞋,这里兼指女子本人。

13、魏承班《渔歌子·柳如眉》

柳如眉,云似发,鲛绡雾縠笼香雪。梦魂惊,钟漏歇,窗外晓莺残月。

几多情,无处说,落花飞絮清明节。少年郎,容易别,一去音书断绝。

注释

鲛绡雾縠:珍贵的纱绸。

鲛绡:指鲛人所织之丝绸。《述异记》卷上:“南海出鲛绡纱,泉室潜织,一名龙纱,其价百余金。以为服,入水不濡。”鲛人是传说中的美人鱼。张华《博物志》:“鲛人从水出,寓人家积日,卖绡而去,从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满盘,以与主人。”左思《吴都赋》:“泉室潜织而卷绡。”

雾縠:半透明的绉纱。

笼香雪:笼罩着洁白的肌肤。

雪:形容肌肤细腻白净、有香气。

14、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译文

春光明媚、和风徐徐的西子湖畔,游人如织。

到了傍晚,踏青游湖人们已散,笙歌已歇,但西湖却万树流莺,鸣声婉转,春色依旧。

把佳节清明的西湖,描绘得确如人间天堂,美不胜收。

注释

①苏堤,元佑间苏轼官杭州刺束时建于西湖。

②梨花风,古代认为从小寒至Ⅱ谷雨有二十四番应花期而来的风。梨花风为第十七番花信风。梨花风后不久即是清明。

④笙歌,乐声、歌声。

④属,归于。

⑤按,古人极重清明节,有“朝朝清明,夜夜元宵”之说。该意境与周密《曲游春》词“沸十里、乱弦丛笛。看画船,尽入西泠,闲却半湖春色”相似。

⑥即事,歌咏眼前景物

⑦梨花风,梨花为第十七番花信风。

⑧吴惟信,字仲孚,霅川(今浙江吴兴)人。南宋后期诗人。

15、曹组《忆少年·年时酒伴》

年时酒伴,年时去处,年时春色。

清明又近也,却天涯为客。

念过眼、光阴难再得。想前欢、尽成陈迹。

登临恨无语,把阑干暗拍。

16、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

刬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

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经别。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

闻道绮陌东头,行人长见,帘底纤纤月。

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

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

译文

野棠花儿飘落,匆匆又过了清明时节。东风欺凌着路上的行客,竟把我的短梦惊醒。一阵凉气吹来,向我的孤枕袭来,我感到丝丝寒意。在那弯曲的河岸边,我曾与佳人举杯一起饮酒。在垂柳下,我曾在此地与佳人离别。如今人去楼空,只有往日的燕子还栖息在这里,那时的欢乐,只有它能作见证。听说在繁华街道的东面,行人曾在帘下见过她的美足。旧日的情事如东流的春江,一去不回,新的遗憾又像云山一样一层层添来。假如有那么一天,我们在酒宴上再相遇合,她将会像镜里的鲜花,令我无法去折。她会惊讶我又白了头发。

注释

(1)东流:东流县,旧地名。治所在今安徽省东至县东流镇。(2)野棠:野生的棠梨。(3)匆匆:形容时间过得飞快的样子。唐牟融《送客之杭》:“西风吹冷透貂裘,行色匆匆不暂留。”(4)刬(chàn)地:宋时方言,相当于“无端地”、“只是”。(5)云屏:云母镶制的屏风。寒怯:形容才气或才力不足。(6)觞:中国古代的一种盛酒器具。(7)系(jì)马:指拴马。(8)“楼空”句:苏轼《永遇乐》:“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9)绮陌:多彩的大道,宋人多用以指花街柳苍。(10)曾见(jiàn):曾经见过。(11)纤纤月:形容美人足纤细。刘过《沁园春》(咏美人足):“知何似,似一钩新月,浅碧笼云。”(12)料得:预测到;估计到。明朝(zhāo):以后,将来。(13)尊:指酒器。重见(jiàn):重新相见,重新遇到。(14)华发:花白的头发。《墨子·修身》:“华发隳颠,而犹弗舍者,其唯圣人乎?”

17、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正艳杏浇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倾城。尽寻胜去,骤雕鞍紺幰出郊坰。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

盈盈。斗草踏青。人艳冶、递逢迎。向路傍往往,遗簪堕珥,珠翠纵横。欢情。对佳丽地,信金罍罄竭玉山倾。拚却明朝永日,画堂一枕春酲。

18、孟浩然《清明即事》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译文

京城一年一度又是清明,人们的心里自然就起了忧愁思念。马车声在路上繁杂地响着,东城的郊外杨柳一片青翠。花开了草都长了出来,鸟儿在飞蝴蝶成双成对在嬉戏。自己坐在空空的大堂里回忆往昔,以茶代酒,喝着聊着。

注释

①此除《全唐诗》外,诸本皆不载,似非所作。②帝里:京都。③据此句,知作诗时作者不在帝里。④茗:茶。按,饮茶之风,似始盛于中唐以后,盛唐时尚不多见。

19、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20、高启《清明呈馆中诸公》

新烟着柳禁垣斜,杏酪分香俗共夸。

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

卞侯墓下迷芳草,卢女门前映落花。

喜得故人同待诏,拟沽春酒醉京华。

21、晏几道《浣溪沙·二月和风到碧城》

二月和风到碧城。万条千缕绿相迎。舞烟眠雨过清明。

妆镜巧眉偷叶样,歌楼妍曲借枝名。晚秋霜霰莫无情。

22、朱淑真《眼儿媚·风日迟迟弄轻柔》

风日迟迟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枝畔,红杏梢头。

23、杨徽之《寒食寄郑起侍郎》

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

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

天寒酒薄难成醉,地迥楼高易断魂。

回首故山千里外,别离心绪向谁言?

24、程颢《郊行即事》

芳原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译文

我在长满芳草花卉的原野尽情地游玩,目睹春色已到远山,四周一片碧绿。乘着兴致追逐随风飘飞的红色花瓣,穿过柳丝飘摇的小巷;感到困倦时,对着溪边流水,坐在长满青苔的石头上休息。休要推辞这杯酒,辜负十分诚挚劝酒的心意,只是怕风吹花落,一片片飞散了。况且今日是清明佳节,又遇着晴朗的好天气,极宜游乐,但不可乐而忘返。

注释

①恣行:尽情游赏。②遥山:远山。③兴:乘兴,随兴。④乱红:指落花。⑤游衍:是游玩溢出范围的意思。

25、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26、赵令畤《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

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残杏枝头花几许。啼红正恨清明雨。

尽日沈香烟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远信还因归燕误。小屏风上西江路。

译文

想要减掉罗衣,可是寒气还没有退去。珠帘也无心卷起,一个人在深闺中闲居。红杏枝头的花不知还剩几许,美丽的面庞尚有啼痕,只恨这清明时的细雨。终日无聊闷坐,看着沉香的轻烟一缕。昨夜喝闷酒而大醉,今早醒来得太迟。被惜春的情怀所困,心中充满了愁绪,飞回的燕子又耽误了带来回信,我泪眼凄迷,呆呆地望着小巧的屏风,那上面画的是遥远的西江的水路。

注释

①止:犹“只”。②沉烟:点燃的沉香。③恼:撩惹。④西江:古词中常泛称江河为西江。

27、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熳》

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正艳杏烧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倾城,尽寻胜去,骤雕鞍绀幰出郊坰。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

盈盈,斗草踏青。人艳冶,递逢迎。向路旁往往,遗簪堕珥,珠翠纵横。欢情,对佳丽地,信金罍罄竭玉山倾。拚却明朝永日,画堂一枕春酲。

28、李冠《蝶恋花·春暮》

遥夜亭皋闲信步。

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

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桃杏依稀香暗渡。

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译文

夜间在亭台上踱着步子,不知道为何清明刚过,便已经感觉到了春天逝去的气息。夜里飘来零零落落的几点雨滴,月亮在云朵的环绕下,散发着朦胧的光泽。桃花、杏花在暗夜的空气中散发着幽香,不知道在园内荡着秋千,轻声说笑的女子是谁?对她千万般思念,在辽阔的天地里,竟无一处可以安排“我”的相思愁绪。

注释

①蝶恋花,词牌名,分上下两阕,共六十个字,一般用来填写多愁善感和缠绵悱恻的内容。此词于《唐宋诸贤绝妙词选》、《类编草堂余》、《词的》、《古今诗余醉》等本中均有题作“春暮”。②遥夜:长夜。亭皋:水边的平地。《汉书·司马相如传上》:“亭皋千里,靡不被筑。”闲:吴本《二主词》误作“闭”。信:吴讷本、吕远本、侯文灿本《南唐二主词》作“倒”。王仲闻《南唐二主词校订》云:“倒步不可解,必信步之误。”刘继增《南唐二主词笺》云:“旧钞本作信。”③风约住:下了几点雨又停住,就象雨被风管束住似的。④杏:《尊前集》、《唐宋诸贤绝妙词选》、《类编草堂诗余》、《词的》、《古今词统》作“杏”。《欧阳文忠近体乐府》注:“一作杏。”依依:《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醉翁琴趣外篇》、《乐府雅词》、《花庵词选》、《类编草堂诗余》、《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毛订《草堂诗余》、《词的》、《古今词统》均作“依稀”。《欧阳文忠近体乐府》罗泌校语云:“一作无言。”暗度:不知不觉中过去。春暗度:《尊前集》作“风暗度”。《欧阳文忠近体乐府》、《花庵词选》、《醉翁琴趣外篇》、《乐府雅词》、《唐宋诸贤绝妙词选》、《类编草堂诗余》、《词的》、《古今词统》、《古今诗余醉》、《历代诗余》、《全唐诗》作“香暗度”。⑤谁:《乐府雅词》作“谁”。《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罗泌校语云:“谁,一作人。”在:《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醉翁琴趣外篇》、《乐府雅词》作“上”。《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注:“一作在。”⑥一寸:指心,喻其小。绪:连绵不断的情丝。“千万绪”有千丝万缕的意思。⑦安排:安置,安放。

29、王禹偁《清明日独酌》

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

春来春去何时尽,闲恨闲愁触处生。

漆燕黄鹂夸舌健,柳花榆荚斗身轻。

脱衣换得商山酒,笑把离骚独自倾。

30、薛昭蕴《喜迁莺·清明节》

清明节,雨晴天,得意正当年。马骄泥软锦连乾,香袖半笼鞭。

花色融,人竟赏,尽是绣鞍朱鞅。日斜无计更留连,归路草和烟。

31、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恋天涯。

燕帘莺户,云窗雾阁,酒醒啼鸦。折得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

32、张继《闾门即事》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33、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清明天气。永日愁如醉。台榭绿阴浓。薰风细。燕子巢方就,盆池小,新荷蔽。恰是逍遥际。单夹衣裳,半栊软玉肌体。

石榴美艳,一撮红绡比。窗外数修篁,寒相倚。有个关心处,难相见、空凝睇。行坐深闺里。懒更妆梳,自知新来憔悴。

34、纳兰性德《红窗月·燕归花谢》

燕归花谢,早因循、又过清明。是一般风景,两样心情。犹记碧桃影里、誓三生。

乌丝阑纸娇红篆,历历春星。道休孤密约,鉴取深盟。语罢一丝香露、湿银屏。

译文

花儿凋谢,燕子归来,遵循节令又过了清明。风景是一样的,但心里却是两样的愁情,都在思念着对方。好像还记得那次在回廊里相逢,我们互相发誓要相爱三生,永不分离。我们在丝绢上写就的鲜红的篆文,好像那天上的星星一样清晰可见。说道不辜负你我的密约,这丝绢上的深盟即可为凭。说罢已是深夜,一丝清淡的露珠湿了银色的屏风。

注释

①因循:本为道家语,意谓顺应自然。此处则含有不得不顺应自然之义。②三生:佛家语,谓前生、今生、来生。③乌丝二句:意谓在丝绢上写就鲜红的篆文,好像那天上清晰的明星一般。乌丝阑纸,指书写作画用的丝绢。参见《菩萨蛮》(乌丝画作回文纸)注①。 娇红,鲜艳的红色。 历历,清晰貌。《古十九首·明月皎夜光》:“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春星,星斗。④道休孤二句:意谓说道不要辜负你我的密约,这绢丝上的深盟即可为凭。孤,辜负、对不住之义。唐贾岛《喜雍陶至》:“且莫孤此兴,勿论穷与通。” 鉴取,察知了解。 取,助词,表示动作之进行。深盟,指男女对天发誓,永结同心的盟约。⑤银屏:镶有银饰的屏风。

35、吴文英《点绛唇·时霎清明》

时霎清明,载花不过西园路。嫩阴绿树。正是春留处。

燕子重来,往事东流去。征衫贮。旧寒一缕。泪湿风帘絮。

36、何梦桂《摸鱼儿·记年时人人何处》

记年时、人人何处,长亭曾共杯酒。酒阑归去行人远,折不尽长亭柳。渐白首。待把酒送君,恰又清明后。青条似旧,问江北江南,离愁如我,还更有人否。

留不住,强把蔬盘瀹韭。行舟又报潮候。风急岸花飞尽也,一曲啼红满袖。春波皱。青草外、人间此恨年年有。留连握手。数人世相逢,百年欢笑,能得几回又。

37、王雱《倦寻芳慢·露晞向晚》

露晞向晚,帘幕风轻,小院闲昼。翠迳莺来,惊下乱红铺绣。倚危墙,登高榭,海棠经雨胭脂透。算韶华,又因循过了,清明时候。

倦游燕、风光满目,好景良辰,谁共携手。恨被榆钱,买断两眉长斗。忆高阳,人散后。落花流水仍依旧。这情怀,对东风、尽成消瘦。

38、韦庄《长安清明》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译文

忽然之间,已经是细雨飘飞的春天了。蚤通早。梦雨,春天如丝的细雨。怎堪芳草青青。可堪,意思就是不可堪,不能忍受,常修饰比较强烈的感情或者其它事物。这句实际是说芳草非常美。宫中把新火赐给大臣。古代风俗,寒食禁火,把冬季保留下来的火种熄灭了。到了清明,又要重新钻木取火。唐代的皇帝于此日要举行隆重的“清明赐火”典礼,把新的火种赐给群臣,以表示对臣民的宠爱。大臣们无事,以蹴鞠为戏。上相,泛指大臣。白打钱,玩蹴鞠游戏,优胜者受赐金钱,称“白打钱”。一说白打钱指斗鸡。个人以为前一说准确。路上骏马乱叫。红叱拨:唐天宝中西域进汗血马六匹分别以红、紫、青、黄、丁香、桃花叱拨为名。泛指骏马。绿杨丛里,秋千上下飞舞。画秋千:装饰美丽的秋千。游人还记得以前太平时候的盛事。韦庄是晚唐时人,当时社会动荡。这和昔年相似的风光,引起心头的隐隐快乐。

注释

蚤:蚤通早。梦雨:春天如丝的细雨。可堪:不可堪,不能忍受,常修饰比较强烈的感情或者其它事物。这句实际是说芳草非常美。赐清明火:清明赐火的习俗。一种古代风俗。上相:泛指大臣。白搭钱:玩蹴鞠游戏,优胜者受赐金钱,称“白打钱”。一说白打钱指斗鸡。个人以为前一说准确。红叱拨:唐天宝中西域进汗血马六匹分别以红、紫、青、黄、丁香、桃花叱拨为名。泛指骏马。画秋千:装饰美丽的秋千。

39、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

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

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

译文

今天是清明节,和几个好友在园林中小聚。天气晴朗,春风和煦吹动着柳絮飞扬,清明乞新火后,人们的厨房里冉冉升起了生火做饭的轻烟。杜若开出了很长,文章想起了两位贤人。什么时候能够命驾,在落花前饮着酒。

注释

①胜:优美的②杜草:即杜若

40、清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41、张泌《满宫花·花正芳》

花正芳,楼似绮,寂寞上阳宫里。

钢笼金锁睡鸳鸯,帘冷露华珠翠。

娇艳轻盈香雪腻,细雨黄莺双起。

东风惆怅欲清明,公子桥边沉醉。

备注:诗词/译文/注释如有错别字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