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在日本有极高的声望的四个中国人作家邓海 [复制链接]

1#
诚信白癜风医院 http://nb.ifeng.com/a/20180413/6502255_0.shtml

说来,日本的部分地区和中国有着同源的文化。一本《京都》就有提到,在几千年以前,有秦朝人前往日本,寻找长生不老的仙药。可是仙药本来就不存在,所以一直没有结果,后来他们便在岛上繁衍,成了当时留下的遗民。在文化起源的方面,日本曾称呼中国为宗主国,他们的大和文化便是借鉴于中原的汉文化而发展的。

日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一种强烈的痴迷。自隋唐时代以来,日本用了两千多年的时间学习中国的学术,艺术,技术等,并在长期的研究中衍生成了具有自己国家特色的民族文化。说中国,有学恩于日本,其实一点也不为过。除此之外,中国历史上的很多文人墨客都受到了日本人的青睐,其中有四个中国人,日本人给予其极高的名声,可是在中国却鲜有人知,甚至其作品被埋汰为禁书。

第一位,是因陀罗。这里我们很难评说他是何许人,因为在我国历史中并没有过多的记载他的生平事迹。只知道他是元代的画僧,其最出色的作品《寒山拾得图》上所留文字:“宣授汴梁上方佑国大光教禅寺主持佛慧净辨圆通法宝大师壬梵因”,可证明他的身份。

《寒山拾得图》中描绘的寒山和拾得,正是当时中国民间用来祈祷生活美满和谐的和合二仙的原型。要知道当时的中国人认可的画中名作还是北宋时期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所以眼中哪里还容得下别的画作呢?在中国,《寒山拾得图》对比《清明上河图》来说,着实算得上是名不见经传。但在创造出禅文化的日本人眼里,因陀罗的画作中都蕴含了极深的,需要他们去参透的禅意,可以给人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据说,在日本国内还保留了大量因陀罗的画作,甚至有些人家中将其裱起来进行装饰。

王阳明先生

第二位,是王阳明。他完善并发展了陆九渊的心学,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建构了中国典型的唯心主义论。其“心即是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等思想,恰好与日本的民族信仰以及禅学不谋而合。

在后来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的种种行为就与心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二战时,日本曾自称自己能在二十天内将中国侵略,换作西方其他大国,都不可能有胆量讲这样的大话。二十世纪80年代,日本的经济经历了战后颓靡时期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甚至再次放话,想要借此赶超美国,成为经济第一的大国。其结果我们可想而知,但日本这种想到什么便做什么的行为,不正是受到了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影响么?

知行合一王阳明1+2+3+4+传习录(套装共5册)(了解王阳明,大多数人都读这本!)京东好评率99%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旗舰店¥购买

当然这里还是要证实,王阳明的心学并不只教会了日本鲁莽。日本人认为王阳明心学简单易懂,并道破了世间真理,教他们能在参禅中识别内心的“良知”。日本主张实行明治维新的先进人物,大多都受到心学的影响,将知行合一,重在实践的道理贯彻到底。可以说,对王阳明心学思想运用及传承这一方面,我们其实并不如日本。

第三位,是朱舜水。朱舜水是明末人,曾积极参加过抗清斗争。可惜清朝逐渐稳固,朱舜水见复明无望,又放不下自己的民族气节,便背井离乡,辞别国土,旅居到了日本,一住便是二十多个春秋。即便到了日本,他也依旧是明服打扮,以此来怀念故国。

日本的德川幕府锁国时期,民间深陷佛教思想难以自拔,社会风气消极低沉,这对当时亟待做出改变的日本没有任何帮助。朱舜水作为当时在日本为数不多的儒学大师,很快便被请去教授儒学。

日本史学家木宫泰彦有说:“给日本精神文化以最大影响的是明朝遗臣朱舜水。……凡当代学者无不直接,间接受到他的感化,给日本儒学界以极大的影响。”朱舜水不负众望,对讲教内容做了一番筛选。他摒弃了儒学里固有的空洞说教,而着重儒学中的“实理实学,学以致用”,也就是说对新的知识体系和理念观点要积极接纳并学习,再将其运用在实践当中,借由实践的结果来证明观点的正确与否,并决定是否能够继续奉行。日本凭借这一理念,在之后的改革过程中,大胆尝试西方的新式思想和先进科学技术,并结合其在本国试行的实情,探索出了一套适合日本发展的方法。日本得以成为当时亚洲唯一一个发达国家还必须要感谢朱舜水呢,所以他被郑重地安葬在了历代水户藩主的墓地瑞龙山中。

第四个,是魏源。九岁时和老师对对联,所言“腹内孕乾坤”便能看出这人注定不会平凡。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的炮火敲开了中国封锁的大门,魏源一句“师夷长技以制夷”更是警醒了传统的中国人,认真的去看看西方近代化的技术。

魏源之所以能在历史留下名字,还因为他的一本著作——《海国图志》。但是在当时的清朝,这本具有先进思想的著作被清*府视作威胁,很快便被列为禁书,在中国也就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播。不过,这本书流传到日本那儿时,便被当成了宝贝,得到大量的翻印。书中所记录的西方近代的*事、*治及经济的相关理论让日本对西方大为改观,同时确定了未来学习西方的目标。

魏源在日本得到了赞誉,可是他在国内呢?当时因为他写了这本《海国图志》,便被加上了“迟误驿报”,“玩视*机”的罪名而革职,一辈子便碌碌无为的结束了。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国家,这也是他们可怕的一点。不论日本如何,终归还是需要反省曾经那段黑暗的历史,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对我国有帮助的人才不被重视,反而流失到了日本?反观历史,吸取经验教训,终究都是进步的必修课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