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戊戌年农历二月二十日清明节黛螺顶举行瑜伽 [复制链接]

1#

戊戌年农历二月二十日清明节黛螺顶举行瑜伽三大士焰口法会

+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虚行,遇缘则应。

年4月5日(农历戊戌年二月二十)清明节,五台山小朝台黛螺顶寺举行了普利十方瑜伽三大士焰口法会。法会由五台山佛教协会会长黛螺顶住持上昌下善大和尚为主法,法会礼请上昌下善大和尚、了牟法师、性海法师为金刚上师。

二月十九,观世音菩萨圣诞日,一场春雪让二月的五台充满神奇。佛国圣地,银装世界,这是观世音菩萨的甘露在给众生洗礼。

二月二十日,正清明。中午天气放晴,阳光明媚,这是文殊菩萨的智慧在为有缘加持。

二月二十日晚,随着法鼓的号令,五台山小朝台黛螺顶寺,普利十方瑜伽焰口法会正式开始。

庄严的殿堂,灯火通明,香云袅袅,法器和鸣;金刚上师身穿袈裟,头戴毗卢冠,高坐金刚台,手结密印,意存观想,梵唱清扬,运心供养;众僧至诚,虔诵真言。拈香礼拜、请圣主坛、召请说法、施食回向。一系列的仪式,传递出佛教的精神:“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传承的是文化,传递的是感恩,法会持续了五个多小时。

法会的目的是让人认识自我,认识自然规律,认识真理。

清明祭奠,追根溯源,孝亲尊师,追念圣贤,传承文化,认祖归宗,激励末学。这正是中华民族对根的教育,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最好契机。

“清明节前后,种瓜种豆。”春种秋收,这是自然规律,永远不变的自然规律。这种自然规律就是道,自然大道。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是道,所以中国古人说“道法自然”,这个“道”就是真理,真的有道理。

瑜伽焰口法会中的瑜伽是相应的意思,也就是身与口协,口与意符,意与身会。

佛陀是伟大的觉者,“瑜伽”就是世尊教给我们的道理。只有放下执着,放下妄想,收摄身心,才能开门见山,拨云见日。才能走出迷惘,离苦得乐。

《岁时百问》云:“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所以说:“道不虚行,遇缘即应”。清明就是提醒人们该觉醒了,该明白了。赶快放下身心,行动起来,投入到大自然中去,投入到各行各业中去,去劳动,去创造。说的千句不如行得一句,不要整天胡思乱想,庸庸度日。那都是妄想,画饼不能充饥,望梅不能止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赶快行动吧!

阿弥陀佛!

焰口法会图片集锦

瑜伽焰口的缘起

放焰口是寺院中经常举行的佛事,是无上瑜伽密部的一种施食法仪。瑜伽为梵文音译,据清初宝华山德基大师所解释的意思是“手结密印,口诵真言,意专观想,身与口协,口与意符,意与身会,三业相应,故曰瑜伽”。

据佛经记载:阿难尊者在林中坐禅时,看见一个饿*,形容枯瘦,面貌丑恶,喉细如针,口中喷火。他对阿难说:“我生前悭吝,贪不知足,死后堕入饿*道中,变成了这般模样。饮食到口,则化为火炭,故长年受饿。但你在三天之后,也会堕入饿*道,变成我这样。”

阿难听后大惊,便急忙到佛前哀求救度。

佛说:“你若能给众多的饿*施以饮食,不但不会受堕,而且能延年益寿,遇事吉祥。”

阿难请问施食之法,佛为他说《焰口经》。

后经历代祖师大德集结焰口施食法仪,广为流传,代宣佛法,普利十方!

雲封青螺

供养五台曼殊像,愿尔贤哲唯至诚

扫一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