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张氏生姓吴死姓张之苏州阊门5 [复制链接]

1#

阊门寻根十六:天下人皆服的“白头状元”

宝应“四大家族”中的王氏,先世居苏州,明季徙宝应白田。一世王乾,业农;二世王岩,嘉靖三十五年生,万历三十一年卒;三世王有容,顺治八年恩贡生,康熙三年选泰和县知县,有*绩;四世王凝鼎,康熙九年贡生;五世王式丹,康熙四十二年会试殿试皆第一,康熙钦定状元。王式丹(-),字方若,号楼村,宝应历史上唯一的状元。王式丹59岁时中状元,是清代科举史上年纪最大的状元,所以人称“白头状元”。少年才子老来“跃龙门”王式丹生于书香门第,勤奋好学,少负文名,20多岁时其诗词就被当时人评价为“弘深清壮,沉郁顿挫,以为绝伦”。但这位才子的科举道路却颇为不顺,早年屡试不中,而立之年才补上一名秀才。康熙四十年(),已经57岁的王式丹,迎来了命运的转折点。这一年岁末,王式丹为了糊口,在宝应县城街头摆了一张桌子为人代写春联,桌上有一手炉,炉上炖一壶研墨用的热酒,联句文采飞扬,书法铁画银钩。恰好,江南巡抚宋荦微服私访,官船停靠宝应码头。宋登岸漫步,看到王式丹的书摊,遂上前招呼:“我有一上联,劳您对下联”,王式丹含笑点头。宋吟道:“壶中热酒翻花滚”,王脱口应对:“案上春联带草书”,提笔一挥而就。宋拍手叫绝,问清姓名交代几句,拱手而去。第二天,王式丹去衙门领取助学纹银,此时他方知道,昨天出上联者,乃是巡抚宋大人。后宋荦辑《江左十五才子诗选》,列王式丹为第一,王式丹顿时誉满江淮。康熙四十一年,王式丹乡试中举,次年赴京会试,此时,他的名气已经远播京都。会试总裁官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熊赐履等人看了王式丹三场卷,评价极高,都称此考生必定是“宿学巨儒”,考官们一致推举他为会试第一。不料,王式丹在殿试中遇到了麻烦。按照惯例,殿试时,会试第一、二名皆列一甲,而这次殿试读卷官却将王式丹卷列第五,这分明是将王式丹排斥在三鼎甲之外。所幸的是,在殿试时,康熙皇帝阅第一卷、第二卷毕,便指名要阅王式丹的卷子。阅后大加奖许,评为:“文字绝好,字亦去得。”康熙问满朝大臣:“此卷作状头,天下人服否?”皆对曰:“无有不服者。”“皓首穷经”的王式丹就这样成为了状元。康熙为什么这样特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