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不能不知道的清明节的习俗 [复制链接]

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

匆匆忙忙又到清明节了,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清明通常在农历三月前后,恰是大地春回的时节。经历了一个漫长寒冬之后,人们纷纷走出居室,来到户外探寻春天的气息——或在田野踏青,或在郊外放风,这些郊游活动便被称为“踏青”。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清明节与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清明节有什么风俗传统
  植树:这期间的气候雨水多,很适合植物生长,而且小树苗存活率高,民间都会自发去植树造林,给春天种下希望。
  插柳:旧时每到过节这天,家家户户的大门上面都要插上柳树的枝条,小孩子们则会编个柳条帽戴在头上或者别衣襟上,象征新的开始。
  放风筝:是清明的传统活动之一,在古代叫做纸鸢,现在依旧流行,有的地区还会组织风筝节,小孩子在放的时候有的会剪断手中的线,让风筝自由飞向蓝天,据说有辟邪消灾,带来好运气的作用。


  清明节赏春——踏青
  自古就有清明时节出门赏春的习惯,此时阳光明媚,温度适宜,树木抽枝发芽,草地也绿油油的,到处都是优美的景色,很适合郊游。近年来,全国各地会根据不同的气候,开展一些花卉节、采摘节,为人们外出游玩提供更丰富多彩的活动。

清明节必做——扫墓

站到祖先和亲人的坟前,才明白了:知道自己从何而来,将向何处!”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从哪来?静立茔冢默然,你便会追寻到这个答案。你来自父母,父母来自祖父母,祖祖辈辈,总会有根,总归有源。开枝散叶。枝再繁,叶再茂,扎向大地的根,只有一处。这就是融入血脉中的眷念,是我们的来处。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生者寻根,叶落归根。有人烟处,必有血脉传承。

不管是谁,多么伟大,这世间终将忘记你的存在,“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这样一想,很多事自可淡然、豁然、悠然、乐然、坦然。

扫墓注意事项

1、要优先计划去辈分较近的祖坟祭祀,确定好合适的日期,尽量在白天上山或去墓园。

2、孕妇和年纪较小的孩子都不宜参与,本命年或气运较低之人可以随身配带好玉佩加持,这样可以避免不良磁场影响。

3、扫墓的前一天必须沐浴,不可吃大补大荤的食物。祭品以鲜花、水果、素食为主,纸钱可烧、可不烧,要按照当地的规定。4、上坟之前最好禁食,准备动身开始扫墓,就不能吃食物了,以表示对先人的礼貌和尊重。

5、清明节特别忌穿到大红大紫的衣服。应穿上素色的服饰。另外,不要佩戴红色的配饰(本命年者除外)。

6、谨慎在先人墓地照相,无论是扫墓者自身合影在先人墓地照相要谨慎.祭祖除了纪念祖先,还有敬拜亡灵的意思。更忌讳照相时将其他坟墓拍进镜头。否则,你的运势很可能下降,各方面失衡。

7、清明节扫墓回来要净身洗衣清明节扫墓回来,一定要清扫你的鞋子,同时将鞋子的鞋尖朝里,勿忘将身上穿的衣服洗干净晾晒为宜。另外按照古人的说法,清明节也是“*节”。如果需要在此期间走夜路的朋友,一定要记得随身携带护身的慧缘吉祥物,慧缘吉祥如意符,佛手珠等。要亮出你的额头,或在额头摸亮油!不要把头发而盖住额头!因为,那是你的神灯所在。

8、最好不要清明节当天去探视亲朋好友,隔天去探视!因为此时去探视亲朋不吉利。可以请亲朋好友在外面吃饭为宜。还有清明节结婚也不行!结婚是人生大事,最好避开选择清明节时期结婚。

清明是责任、是感恩,是哀思、是心静,是思接千载、神游万仞,是传承、是教育。清明,更像一种精神。认知了清明,就懂得了人生!

温馨提示:

清明前后,人体肝火会比较旺盛,需要注重补肾润肺,只要是应季、新鲜的蔬菜都可以食用。例如菠菜、山药、荠菜、鲜笋、菇类等等,清炒或熬成汤都是不错的选择。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欢迎大家转载和分享!将健康传递出去,共同创造有爱有品质的幸福人生!谢谢大家。

*欢迎分享交流,请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