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一本书,《隐忧与曲谏:清明上河图解码录》。作者余辉,是故宫博物院研究室主任、研究馆员。
该书考证认为,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城市结构,“丝毫对应不了当时的开封地图”,也就是说并非写实,而是画家依凭自己的意志,有目的地选择画什么、不画什么。这种选择透露出了画家的用心,非是在歌颂大宋的盛世太平,而是在委婉地提醒宋徽宗社会已出现严重的危机。具体而言就是:
“画家在铺展开封城清明节商贸繁华的景象时,出乎寻常地表现了惊马闯市、船桥险情、文武争道、*力懈怠、消防缺失、城防涣散、商贾囤粮、官盐滞销、商贸侵街、*祸渎文、酒患成灾、贫富差异等一系列问题。”
作者的结论是:《清明上河图》描绘的不是实景,也不是太平盛世,而是画家张择端“借(宋)徽宗敕令画《清》卷之机,萌发了揭示社会弊病的构思:一方面表达了他对北宋前途的隐忧,另一方面以曲谏的方式敬告徽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