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传统节日清明二 [复制链接]

1#
补骨脂注射液零售价格元 http://pf.39.net/bdfyy/zqbdf/140227/4344835.html

节气

0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

清明,夏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春分之后,谷雨之前。清明源于“清明风”。据《历书》所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因此得名。”

清明风雨今又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到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清明。”宋代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中也讲:“清明者,谓物生清净明洁。”“清”代表着“洁净”和“安适”,“明”含义为“明亮”和“清晰”。所以自然界的“清明”,预示着天清似水,地明如镜,春机勃发,气象万千。清明前后往往细雨霏霏、和风拂拂,正是万物复苏的大好时节。节气给了人间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清明的气息是和min畅的。日光绵延,白昼变长。草木萌发的春天总吸引着人们走进它。渴望在明快的春风中自由的呼吸,仿佛被写进了人们的基因里。开着窗的午后,春天的气息流淌进来,在桌边缠绵。这时分,站起来,披衣外出,去看一棵草的蓬勃,去抚一枝柳的柔嫩,是那么自然而然的事情。清明的色泽是明亮的。人间四月,芳菲未尽。山寺桃花是否盛开,不得而知。但这红尘的桃花,却热烈的开放了,挤挤挨挨。虽不是杏花,但若是落了满肩,无论是否少年,大概都会驻足的吧。但桃花独放,怎么能算是春呢?清明花信有三:“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正是争奇斗艳、厚积薄发的时节,谁又甘落人后呢?惠风和畅,苍穹明净。时间的马车搭载着万物再次遇见清明,这一次,唯整装待发,唯以生命去感恩生命。

怀

无论清明时节是否“雨纷纷”,人们的心里总是潮湿的。生命的珍贵火种延续到今天,有太多太多的人值得我们去感激,去怀念。

内心境界之“清明”

煮起一壶乌龙,欲将心事化成芬芳,品起一铭清茶,在窗明几净前,在纤云不染下,欲看花开花谢......

是太多的喧嚣,或许厌倦了纷扰;安守在一方,倚靠在清窗,学着南水孤客般,握一杯清茶,在轮回的边缘,看人间岁月蹉跎......

望着天,又是一年清明时,没有雨纷纷的黑白愁思,没有往年的迷蒙情丝,独有初春的简明轻快。这看起来像是回归了清明的本真——“清明”,本就有“先清肺清心,而后缅怀故人”的循规。

今昔对比,念了多年书,指尖只余笔痕,眼睛亦不如往日清明,每日欲在米酒油馍里写出风花雪月,在一地鸡毛里寻觅诗和远方,但除了满身书卷气外,一无所有。与其如此,宁愿成为一个孤客。在前行的路中,在期许的梦中,行于世间,随时、随性、随意、随遇而安。宁愿放下所有,倚清风明月,捧素书一卷,在庭前,看花开、看夕阳、看时间清明。在清明之时,携清明之心,为清明之事。!

待茶凉之时,叶便无味,也无畏。多些淡然清明,少些怨憎黑白,怀着清明之心,是非终会有个答案。

《中华节令风俗文化》中说,因为“清明”和“聪明”谐音,所以我国古人也把“清明节”叫作“聪明节”。岁岁清明,今又清明,辛丑清明,愿我们“聪明”地徜徉春光,“聪明”地孝亲敬老,“聪明”地净化内心。

图/文

李亚霖

编辑

陈霞

审核

李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