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人面桃花的美好,藏着你不知道的隐忍
文丨飞刀李
比翼鸟
有一种鸟,叫做比翼鸟。
比翼鸟,用来形容恩爱的夫妻、美好的爱情。在新婚的对联里,频率出现最高的词是“比翼”。
那么,比翼鸟是什么鸟?
在《山海经》里面有答案。比翼鸟,又名鹣鹣、蛮蛮,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鸟名。这种鸟生来只有一边翅膀,一只眼睛,必须两只合在一起才能飞翔。
在爱情里,我们最常见的誓言是“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也是最沉重的誓言,愿为比翼鸟的潜台词是:如若失去了你,我就等同于废人。
相濡以沫
有一种爱情,叫做相濡以沫。
相濡以沫,是我们最常听到的幸福婚姻,形容伴侣之间情感深厚默契,是一种世俗的、相互搀扶的烟火爱情。
那么,“相濡以沫”出自哪里?
在庄子的《大宗师》里面有答案。庄子说,在大海里,生活着两条鱼,有一天退潮,它们被留在了海滩上浅浅的水洼,它们只能相互把自己嘴里的泡沫喂到对方的嘴里,才可以活下去。
这个故事的名字叫“相濡以沫”。
相濡以沫,长久以来当作了爱情美好的代名词。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这只是美好的开头。
庄子说,这样的生活并不是最真实最正常的。后面的情况应该是这样的:在新的一次涨潮后,海水漫上来,把两条鱼冲回大海,他们也许会进行短暂的留恋,但是在最后,它们还是各自游走了,“相忘于江湖”。
相濡以沫,是对美好场景的美好向往。这个美好向往的最大风险是,一旦相忘于江湖,所谓的相濡以沫,不过是相呴以湿。
西子捧心
有一个成语,叫做西子捧心。
这个成语出自《庄子·天运》。说的是西施有心口疼的病,她最美的姿态,是她心口疼痛的时候紧蹙眉头的样子,让人怜爱万分。同村的东施不明就里,拙劣模仿,闹出了东施效颦的笑话。
那么,西施心口疼的病是怎么回事?
在金庸的小说《越女传》里有答案。越女阿青,是个放羊女。她手挥竹剑,跟着一只白猿练习剑术,居然练得近乎玄幻,在金庸武侠里武功排名天下第一。她的主要战绩,是一根竹剑,挑三千越甲,将士兵武器尽数打落,只伤不杀,如入无人之境。
范蠡发现了阿青,把她引荐到宫中教授士兵练剑,最终帮助了越王勾践雪耻复仇。
故事最后,范蠡亲领阿青训练的一千剑手,攻入吴王后宫,终与情人西施相见,亲热无极,恩爱无边。
而正在此时,阿青突然闯入宫中,要杀西施。原来,她也爱上了范蠡。阿青一心杀死情敌,夺回爱情。她一剑刺出,直抵西施心口。那一瞬间,惊见西施绝妙美色,一剑临去不忍,又收住。剑锋未及,但剑气已刺伤西施心脉,造成内伤。此后,西施终身胸口隐疼,才有了西子捧心。
两千年来的人们都知道,“西子捧心”,是人间最美丽的形象。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那一剑刺去又临去不忍,转身破窗而去的阿青,那一刻的绝望和神伤。
神雕侠侣
有一对神仙眷侣,是杨过和小龙女。
金庸的《神雕侠侣》,谁都看过。但很少有人知道,一开始,这部武侠小说的书名是《天残地缺》,当时以连载版的形式,发表在《明报》上。
那么,金庸为什么会改了标题呢?
小龙女虽然冰清玉洁,却被尹志平坏了贞操,所谓地缺。杨过虽然终成一代大侠,但中途被郭芙断了一条右臂,所谓天残。金庸要写的,是有残缺的爱情。按照金庸原来的构思,小说的结尾是一个悲剧。
金庸早就设计好了悲剧的框架,再一步步丰满。好比梁祝化蝶一样,最终以一个虐心、深刻、浪漫与一体的结尾,才够催人泪下。但是慢慢他就发现出了问题,读者们不高兴了。
大众读者们是脆弱的,连载过半的时候,读者们根本受不了小龙女和杨过这对情侣走向悲剧。如果连小龙女和杨过都不能在一起,我们还拿什么相信爱情?
随着读者的质疑越来越多,金庸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不得不修改书名,并更改了小说结尾:十六年之后,小龙女与杨过终又重逢,然后归隐江湖。
神雕侠侣的美好,藏着天残地缺的悲伤和遗憾。
金庸迫于无奈,修改书名,但他最终还是把悲伤和遗憾,转移到了一个十六岁的女孩身上。
《神雕侠侣》最悲伤的一句话,在第三十九回的《大战襄阳》——就在那场荡气回肠的大战里,郭襄刚刚获救,于万*丛中,第一次见到自己的“情敌”小龙女,呆呆地望着她说:
“杨大嫂,你真美。”
“杨大嫂”,是承认;“你真美”,是认输。
虽然嘴里只呆呆的说了六个字,但郭襄内心的战争,何尝不是和襄阳城外的血战一样的惨烈,早已横尸百万,血流漂橹。在她说出这六个字的时候,她终于知道,十六岁那年,风陵渡口初遇神雕大侠,已经用尽了她一生的运气和繁华。
郭襄和杨过之间的感情,是按照悲剧来写的。所以她一遇杨过误终身,所以她十六岁那年的烟花格外凄美,所以她骑着小毛驴寻找神雕大侠的背影,让人心碎。就像那首诗里说的一样:
我走过山时,山不说话
我路过海时,海不回答
小毛驴滴滴答答,倚天剑伴我走天涯
大家都说我因为爱着杨过大侠
才在峨眉山上出了家
其实我只是爱上了峨眉山上的云和霞
像极了我十六岁那年的烟花
共剪西窗
有一种浪漫,叫做共剪西窗。
共剪西窗的意思是,在一个美好的夜晚,和自己心爱的人,一起靠在西边的窗户,说上一晚上的话。
足够浪漫,足够温馨吧?
那么,这个浪漫出自哪里呢?
在李商隐的《夜雨寄北》里有答案: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翻译过来的意思是这样的
/p>
洛阳的妻子寄信问我,你什么时候回来呢?我回信说,我真的不知道,我有我的责任。我来到的这个地方,巴山(四川)正在下雨,水也涨了起来。不知什么时候,我能在洛阳,靠着西边的窗户,跟你说上一晚上的话呢。蜡烛要是暗了,我就剪掉它烧焦的灯芯,灯火就会明亮起来,我就能继续跟你说话。那说一个晚上,说什么呢,就说我现在的,这巴山的连绵夜雨。
少年时读这首诗,读到的是李商隐和妻子的恩爱浪漫,令人羡慕、向往。
很多年以后,才在知乎上看到真相,这首诗,是古诗里面最心酸的一首诗。
原来,在李商隐写这首诗的前一年,他的妻子就已经去世了。李商隐写的时候,他是在想象妻子还活着,还在洛阳,还在给他寄信,问他什么时候回来。
李商隐用极其委婉的方式,诉说了他对亡妻的怀念。全篇没有一个关于“我想你”的字眼,但是每个字都比“我想你”来得更深情,更沉重,更透彻。
这世上,没有那么多值得羡慕的东西,有人羡慕浪漫的共剪西窗,那其实是古诗里最深的绝望,掀开岁月的帷幔,那里除了李商隐的悲伤,一无所有。
人面桃花
有一种遇见,叫做人面桃花。
人面桃花的字面意思,是指女子的美貌和桃花相辉映,出自唐朝崔护的诗《题都城南庄》。这首诗,讲的是关于一个遇见的故事。
书生崔护,才华横溢。那年春天,他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没想到落第了。
这一天是清明,因为落榜,也因为未卜的命运,情绪低落的崔护来到长安的南郊散步。他走过一座小桥,走过一片山坳,看到了一片桃花林。花影不离身左右,鸟声只在耳东西。
沿着桃林间的曲径行去,花木葱茏中掩映一片茅舍。茅屋三楹,尽用竹板茅草搭成,虽则简陋,却也雅洁整齐。崔护口渴,叩门求水。
开门的是个少女,崔护不敢细看,低头说道:“在下崔护,寻春独行,口渴求饮。”
女子转身进去,捧了一碗茶出来,并为崔护设下坐具。
女子则独立于桃树下,静待崔护饮茶。崔护抬眼,少女一双明眸正注视自己,见崔护眼光来,忙躲闪了去。崔护眼角里见少女妖姿媚态,绰有余妍,花树下静静伫立,不觉心中一动,想要搭话,不知从何而起。
饮完了茶水,崔护起身告辞。穿过幽幽曲径,有桃花一片一片落在头上、身上,心底里最柔软的地方似乎被什么轻轻击了一下…
转眼到了第二年春天,又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晴日。崔护想起桃花树下的女子,情思涌动,不可自抑,一路寻到桃花林。桃花如故,芳草如故,茅舍亦如故,所不同的是,门上落了一把锁。昔日桃花树下的女子今归何处?
崔护一阵怅然,题诗于门上曰: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桃花,是崔护的思念。去年的美人已经不知道去了哪里,只有这满院子的桃花依旧在春风里绽放。
这首诗写了一种共通的体验:遇见的美好,和重寻不遇的遗憾。
是不是总觉得还有机会再见面,但却再也没见到?真爱无言,世间最深的思念,往往说不出口,只能让它们随着桃花一样盛开,四季流转,枝繁叶茂的是桃花树,其实是思念。
那些人面桃花的美好,都藏着你不知道的隐忍。
比翼鸟的隐忍,是最沉重的誓言,因为一旦失去,就意味着自己等同于残废。
相濡以沫的隐忍,是再次涨潮的风险,因为一旦涨潮,就意味着相忘于江湖。
西子捧心的隐忍,是那刺去又忍住的一剑,因为一旦不忍,就意味着从此失去。
神雕侠侣的隐忍,是十六岁那年的烟花,因为一旦遇见,就意味着终身的峨眉。
共剪西窗的隐忍,是不能掀开岁月的帷幔,因为一旦掀开,就意味着一地的悲伤。
人面桃花的隐忍,是一见钟情却不能再见。人生很短,后悔很长,且没有解药。
既然人生苦短,那就有花堪折直须折。为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做一个广告。浙江衢州江山市西部有个镇叫新塘边镇,镇上有个人尔山庄。山庄的桃花已经盛开。3月12日-21日,盛大开幕桃花节。
为什么叫人尔山庄?“人尔”即“你”,就像是崔护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思念。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