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清明古诗看飞花清明的花在古代诗人笔下到底 [复制链接]

1#

????????????????????????


  清明节有多种称号,如“扫坟节”、“*节”、“冥节”(俗称“三冥节”),也有称“踏清节”的。清明即是祭祀拜祖的日子,也是万物复苏,春犁耕耘的时节。期间,很多诗人会“赋诗而叹”。其中很多吟花的诗句脍炙人口,值得欣赏。花虽说不是春天里独有的现象,但毕竟是在春日里最先出现的事物之一,因此诗人追逐鲜花并把它写进诗里,的确平添了几许雅趣、情思和意境。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千多年来,唐代诗人杜牧一首《清明》让我们看到了古代清明的雨、清明的花和清明的人,引起了多少肝肠寸断的联想。


  那么,清明的花在古代诗人笔下到底是怎样的幅幅景象呢?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程颢所写的清明节是一个难得的晴朗的清明。诗人乘着兴致追逐随风飘飞的红色花瓣,穿过柳丝飘摇的小巷;休要推辞这杯酒,辜负十分诚挚劝酒的心意,只是怕风吹花落,一片片飞散了。花在程颢眼里是灿红的。面对渐飘渐远的落花,诗人想到了时间的珍贵,想到了聚少离多的世事,更想到了朋友。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时值春日,寒食节长安城白天到处是飞花柳絮,一派缤纷绚烂的景象。在唐代诗人韩翃笔下,花是动的。

《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花是供人欣赏的。可在无花可观赏,无酒可饮的情况下过清明节,寂寞清苦的生活,就像荒山野庙的和尚。在宋人王禹俏看来一切都显得很淡漠。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在诗人吴惟信心里,花是用来妆点春色点染心情的。江南三月正是“梨花万朵白如雪”的季节,青年人结伴出城,踏青寻春,笙笛呜咽,歌声袅袅,微风拂面,杨柳依依,好一副“心旷神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的景象。


  宋代杨万里认为,梨花天生是为寒食节开的,有诗为证: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野草一夜间又随风生长出来,刚过一年的小路就消失了。清明后梨花会开放,可到这个季节我好思念你啊。


  明朝高启也认为雪白的梨花是天生伴随寒食节的。看看他的诗: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在风雨中,梨花落尽了,寒食节也过去了,清明扫墓的时候,有几户人家的坟墓还会有后人来祭拜呢。因为他们的后人在战乱中死去了。诗人对战乱的控诉跃然纸上。


  有些诗气氛热烈,充满生机,让人充满节日的欢乐。

《采桑子清明上已西湖好》

(宋)欧阳修

清明上已西湖好,满目繁华,

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

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尽管清明上巳已到暮春时节,但词人绝无花衰红消的悲凉,词里反而呈现出色彩浓艳的一派盛景。结句顺承“游人日暮相将去”的语意,写归途所见的景色,路转堤斜,一路是花。这是枝上花还是落于地上的花?词人没有明写,他仅给人留下一个印缘,只觉得满目姹紫嫣红,春花充盈着整个空间。熙熙攘攘的人流和满地遍野的鲜花汇成一体,构成一副春花踏青图。

《清明日》

(唐)李建勋

他皆携酒寻芳去,我独关门好静眠。

唯有杨花似相觅,因风时复到床前。


  既然要“关门好静眠”,似已厌倦繁华。按说,一个致仕的人,若真的厌倦繁华,正求之不得,又何必兴“惟有杨花”之叹?

《湖寺清明夜遣怀》

(唐)李群玉

柳暗花香愁不眠,独凭危槛思凄然。

野云将雨渡微月,沙鸟带声飞远天。

久向饥寒抛弟妹,每因时节忆团圆。

饧餐冷酒明年在,未定萍蓬何处边。


  “柳暗花香愁不眠,独凭危槛思凄然。”诗人用了反衬的手法,柳暗花香,应该是春天非常美好的景色,但在这样一个日子里,诗人形单影只,独身一人栖居在荒野的古寺里,再美好的景色和花香,只能增添心中的忧愁。

《清明日曲江怀友》

(唐)罗隐

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

二年隔绝*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

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


  这是诗人清明纪念友人的诗。“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鸥鸟好像都知道自然变化的规律,杏花也好像是为了行人的惆怅而开。绝妙的物我统一。

《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笔下落花飞舞,芳草已经长得齐齐整整;*莺飞来飞去,成双成对的蝴蝶嬉戏不已。

《清明》

(唐)孙昌胤

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

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

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

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清明节到,“桐花发故枝”,梧桐树的老枝头又开满了桐花。作者自觉为世俗所累,需要顾及的东西太多却无法达成本心,那种向往自由自在生活的心情呼之欲出。

往期精彩

1.央视曝光!韩国多款知名化妆品重金属超标,第一个品牌隆回人可能常用

2.邵阳一大批司机被查,这一违法行为很多隆回司机都在做!

3.这样的事每天都有发生,隆回人赶紧告诉家人,越快越好!

4.了不起的隆回人!岩口籍现役*人*鑫再次荣获一等功

5.隆回人注意!这些人民币5月1日起停止流通!看看你还有没?

凡是通过加小编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