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清明春日如许,你在思念着谁 [复制链接]

1#

花垂泪,燕低飞,清明雨声碎;

游子归,轻烟堆,祭祖莫言悲;

忆旧容,诉往昔,薄酒敬一杯;

生者醉,逝者寐,心愿付纸灰;

敬先贤,思遥寄,此情长相随。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清明——含义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它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它在每年的4月4~6日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

清明——历史沿革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清明最早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春秋战国时,它融合了寒食节的禁火、冷食习俗。寒食起源与纪念介子推有关。

?先秦时期,我国北方都有严格的禁火制度,从官方到民间都有改火的习俗。

?汉朝发生了周举在太原一带废除禁火陋俗的事件,很多地方要禁火一个月。

?唐代,寒食节变成三天,分别叫大寒食、官寒食、小寒食。

?宋元时期,清明节地位上升,开始取代寒食节的地位。

清明——美食

“青团”

青团是江南地区一带的传统特色小吃,青色,用艾草的汁拌进糯米粉里,再包裹进豆沙馅儿或者莲蓉,不甜不腻,带有清淡却悠长的青草香气。

“螺蛳”

清明前后,螺蛳肥壮。俗话说:“清明螺,赛只鹅。”农家有清明吃螺蛳的习惯,这天用针挑出螺蛳肉吃,叫“挑青”。

“子福”

晋南人过清明是,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外面盘*形,龙身中间扎一个鸡蛋,名为“子福”。要将其上坟时献给祖灵,扫墓完毕后全家分食之。

清明——习俗

“踏青”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即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

“放风筝”

风筝又称“纸鸢”、“鸢儿”,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风筝即是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属于一种单纯利用空气动力的飞行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

“插柳”

清明插柳习俗,其来源普遍存在三种说法。

?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

?驱*辟邪;

?纪念介子推。

“扫墓祭祖”

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方式,其习俗由来久远。

谈到扫墓,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然而每当清明到来之际,正是森林火灾高发的时期,不合理的野外祭祀用火导致了山火的日益频繁,近日发生在四川西昌的火灾已经造成了无法挽回的的损失。

清明节是祭奠先祖表达美好情感的日子,然而个人情感的表达不意味着漠视对于他人与环境的责任。如今,越来越多样的祭扫方式与网上扫墓的流行为文明祭扫的推行提供了便利,营造了文明祭祀,绿色清明,文化清明的良好氛围,过一个健康、文明、绿色、低碳的清明节。

清明——网上扫墓

首先需要建立一个网上纪念园,纪念园是一个用于存储逝者生前详细资料的网站,逝者亲属可以在回忆网上注册一个用户,为逝者建立一个网页。然后为逝者购买一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