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又是一年清明时,清明习俗知多少 [复制链接]

1#
927日 http://www.hzbgv.com/zcmbhl/19079.html

伴随着草长莺飞、花红柳绿,我们迎来了清明,这个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作为中国重要的古老传统佳节,这个节日有着众多的习俗流传下来。如踏青,拜山,蹴鞠,放风筝,荡秋千,植树等。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越来越发达,互联网产物也更加日新月异的发展,如一些网上祠堂,网上墓园,网上祭祖等新兴的祭拜形式在网上兴起流行。

相比传统的祭祀拜山活动,这种新颖的形式节约了时间,节约了成本,少了路途上的奔波的疲累。对于因特殊原因而无法回家祭祖的远方游子们更是提供了一个更加方便寄托对逝去亲人思念的一种形式。但是,比起我们传统的祭祖拜山,形式虽然新颖方便,但却少了一份真诚,少了一份厚重,少了一份担待,少了一份对家族的凝聚感,更是少了千百年留下来的一份传承。

现在,让我们跟着家在大咖们的回忆,追溯下那些祖辈们留下的清明传统。

湖南常德恒天久:清明扫墓其实就是离在世亲属坟地祭祀,祷告,小孩子磕头,插挂山纸,修整坟堆,拔除坟堆的杂草和树木。清明节祭祖完毕,我们都会放鞭炮,而且越有钱放鞭炮越多。如果没有立碑的,一般是清明节立碑。平时不能随便动坟头,只有清明节才可以动。记得最清楚的禁忌,就是怀孕的女人不能去,容易流产。其余的,应该就是,平时不能动坟头,清明节必须清理干净,包括野草,树枝,雨水冲刷造成的土流失(培土)

辽宁

哗哗哥:东北辽宁人,民间不过清明节,正月十五才是祭祖扫墓送灯的日子,仪式最隆重,清明只是官方的,到烈士墓扫墓宣誓入*入团。

河南洛阳

深度art:因为出生于*营,没有在老家生活,所以老家的清明记不得了,大概是扫墓吧,我所记得的清明节基本都是学校组织全体学生去烈士陵园扫墓,缅怀先烈,往往是十几公里都是步行去的;关于禁忌?扫墓时候不能笑,不能打闹、喧哗,要严肃、肃静……

潮汕地区

sai:潮汕地区的清明习俗,各地差异很大,甚至隔壁乡都有可能不一样。我只能说说我知道的。

供品:三牲(猪肉、鱼、蛋)或五牲(鸡、鸭、鹅、鱼、猪)、发糕或面包、酒、茶、糖果随意;

仪式用品:香、烛、纸钱、*白彩纸;

工具:小锄头、小铁锹、扫把、红绿油画颜料、油画笔;

参加人员:后辈人都能去,但一些年龄段当年不能上山,我们那儿是19、28、37、46、55岁的人不能去,有些地方是女性不能去;

过程:先把墓地周边杂草清理干净,墓身添上土并压上*白彩纸,墓前打扫干净,墓碑上的字重新描一遍,摆上供品,潮汕地区每个墓地边上有土地爷神位,公募则统一一个土地爷神位,也要供品,先给土地爷上香点烛,然后才给自己的先人拜祭,拜祭过程如果风大吹灭了蜡烛,不要再重新点着,最后烧纸钱,收拾完了把酒浇在墓碑上。

福建福州

超然一生:福州人,清明节主要就是扫墓和踏青,扫完墓带个松枝回来插在家门口,不记得有哪些禁忌了。

黑龙江哈尔滨

圈圈姥姥:我是哈尔滨人,记得清明习俗3早年间是:家人集中清明去墓地扫墓,擦拭墓碑、买纸花缠绕在墓碑上、准备四盘点心水果等做供品、带上香炉焚香行礼说"爹妈我们来看你们来了",家族里有什么喜事诸如谁考上大学什么的也叨咕叨咕,象是聊天、到墓地统一安排的焚烧炉烧纸钱等,兄弟姐们们凑在一起回忆和父母相处的那些点点滴滴……

现在我远离家乡,无奈扫墓的亊由在老家的兄长侄儿代劳了!我比较崇尚文明祭奠,扫墓时带上一束鲜花,和父母聊聊天,有时候带上录音机,把父母喜欢的京剧选段播放给他们听,我还在博客里建立一个日志平台,起名为"母亲"用来回忆和学习父母亲的优秀品质,寄托哀思,净化心灵。对禁忌印象不深。

贵州

LilyOfJuly:我是贵州人,我小时候,妈妈带我们去看外婆,记得是要买很多吃的,一只竹竿,挂纸钱,烧纸钱,给外婆说说最近的事情,没有太多禁忌吧,至少我不怎么知道。烧鞭炮,点香要三只三只的点,烧纸也要烧单数。还有就是要等待烧完了才能下山。

江西吉安

一泓春水:我是江西吉安人。

我们那习俗不多。扫墓,一般是清明前或当天带香火、冥币、爆竹到墓前拜祭。美食,主要是清明节前后吃艾米果。好像没什么禁忌。

祖辈们留下的那些清明习俗

你还知道多少?

下方评论已开通,大家畅所欲言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2#
华阴市总工会开展年春节送温暖活动 http://www.huayinshizx.com/hyjj/7256.html
清明节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已有多年历史。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清明节与除、盂、九三节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清明节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烈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

清明节来历

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它与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十月初一的寒衣节,并称为中国三大著名“*节”。

清明节习俗

扫墓祭祖

扫墓,原本是清明的前一天(或前三天)寒食的习俗,唐代以来逐渐合并于清明,才成了清明节的习俗。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踏青

清明之时,正值春回大地,适合到大自然去欣赏和领略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郊外远足,一抒在严冬以来的郁结心胸,这种踏青也叫春游,古代叫探春、寻春。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

清明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时光,所以成为清明节俗的一项重要内容。

插柳

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据说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那么插柳戴柳不仅是时尚的装饰,而且有祈福辟邪之效了。清明插柳也可能跟过去寒食节以柳枝乞取新火的的习俗有关。今天看来,随意折取柳枝是对树木的一种损害,是不宜提倡的哦。

牵钩

“牵钩”是古称,其实就是现代的拔河运动。据说春秋时,楚国为了进攻吴国,以牵钩这种运动来增强人民的体质。它主要是以一根麻绳,两头分为许多小绳,比赛时,以一面大旗为界,一声令下,双方各自用力拉绳,鼓乐齐鸣,双方助威呐喊,热闹非凡。

放风筝

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将其病况写或画于扎制的风筝上,用线系着风筝在空中放飞,让它飞至高空就拉线剪断,疾病灾难便会随着风筝一起飞走。后来,风筝亦逐渐发展成广为流行的郊游娱乐活动。

荡秋千

秋千最早叫千秋,相传秋千为春秋时齐桓公从北方民族山戎所传入,汉以后成为清明及其它如端午节、寒食节等节日的民间游戏。秋千最初是用一根绳子,以手抓绳而荡,后发展成于木架上悬挂两绳,下拴横板而成。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射柳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蹴鞠

蹴鞠,就是现在足球的前身,球皮是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斗鸡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我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上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

蚕花会

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过去清明节期间,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其中以洲泉的马鸣庙和青石的双庙诸的蚕花会尤为精彩隆重。马鸣庙位于洲泉镇西,在当地有“庙中之王”之称,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活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这些活动有的在岸上进行,绝大多数在船上进行,极具水乡特色。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

北京踏青哪里好?这次由您说了算!

点击页面左下角的“阅读原文”,参加北京旅游网主办的“年网民最喜爱的十佳北京踏青地”评选活动,为自己最爱的北京踏青地投上一票吧,将有机会得好礼哦!

活动投票截止日期:年4月15日

十佳踏青地公布时间:年4月22日

特邀旅游界知名专家:刘思敏、冯冬明

合作媒体:北京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台、世界旅游网、网易、搜狐网、新浪网、北京青年报、京华时报、中国旅游报、京郊日报、北京晨报、信报、北京晚报、法制晚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