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7日 http://www.hzbgv.com/zcmbhl/19079.html伴随着草长莺飞、花红柳绿,我们迎来了清明,这个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作为中国重要的古老传统佳节,这个节日有着众多的习俗流传下来。如踏青,拜山,蹴鞠,放风筝,荡秋千,植树等。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越来越发达,互联网产物也更加日新月异的发展,如一些网上祠堂,网上墓园,网上祭祖等新兴的祭拜形式在网上兴起流行。
相比传统的祭祀拜山活动,这种新颖的形式节约了时间,节约了成本,少了路途上的奔波的疲累。对于因特殊原因而无法回家祭祖的远方游子们更是提供了一个更加方便寄托对逝去亲人思念的一种形式。但是,比起我们传统的祭祖拜山,形式虽然新颖方便,但却少了一份真诚,少了一份厚重,少了一份担待,少了一份对家族的凝聚感,更是少了千百年留下来的一份传承。
现在,让我们跟着家在大咖们的回忆,追溯下那些祖辈们留下的清明传统。
湖南常德恒天久:清明扫墓其实就是离在世亲属坟地祭祀,祷告,小孩子磕头,插挂山纸,修整坟堆,拔除坟堆的杂草和树木。清明节祭祖完毕,我们都会放鞭炮,而且越有钱放鞭炮越多。如果没有立碑的,一般是清明节立碑。平时不能随便动坟头,只有清明节才可以动。记得最清楚的禁忌,就是怀孕的女人不能去,容易流产。其余的,应该就是,平时不能动坟头,清明节必须清理干净,包括野草,树枝,雨水冲刷造成的土流失(培土)
辽宁
哗哗哥:东北辽宁人,民间不过清明节,正月十五才是祭祖扫墓送灯的日子,仪式最隆重,清明只是官方的,到烈士墓扫墓宣誓入*入团。
河南洛阳
深度art:因为出生于*营,没有在老家生活,所以老家的清明记不得了,大概是扫墓吧,我所记得的清明节基本都是学校组织全体学生去烈士陵园扫墓,缅怀先烈,往往是十几公里都是步行去的;关于禁忌?扫墓时候不能笑,不能打闹、喧哗,要严肃、肃静……
潮汕地区
sai:潮汕地区的清明习俗,各地差异很大,甚至隔壁乡都有可能不一样。我只能说说我知道的。
供品:三牲(猪肉、鱼、蛋)或五牲(鸡、鸭、鹅、鱼、猪)、发糕或面包、酒、茶、糖果随意;
仪式用品:香、烛、纸钱、*白彩纸;
工具:小锄头、小铁锹、扫把、红绿油画颜料、油画笔;
参加人员:后辈人都能去,但一些年龄段当年不能上山,我们那儿是19、28、37、46、55岁的人不能去,有些地方是女性不能去;
过程:先把墓地周边杂草清理干净,墓身添上土并压上*白彩纸,墓前打扫干净,墓碑上的字重新描一遍,摆上供品,潮汕地区每个墓地边上有土地爷神位,公募则统一一个土地爷神位,也要供品,先给土地爷上香点烛,然后才给自己的先人拜祭,拜祭过程如果风大吹灭了蜡烛,不要再重新点着,最后烧纸钱,收拾完了把酒浇在墓碑上。
福建福州
超然一生:福州人,清明节主要就是扫墓和踏青,扫完墓带个松枝回来插在家门口,不记得有哪些禁忌了。
黑龙江哈尔滨
圈圈姥姥:我是哈尔滨人,记得清明习俗3早年间是:家人集中清明去墓地扫墓,擦拭墓碑、买纸花缠绕在墓碑上、准备四盘点心水果等做供品、带上香炉焚香行礼说"爹妈我们来看你们来了",家族里有什么喜事诸如谁考上大学什么的也叨咕叨咕,象是聊天、到墓地统一安排的焚烧炉烧纸钱等,兄弟姐们们凑在一起回忆和父母相处的那些点点滴滴……
现在我远离家乡,无奈扫墓的亊由在老家的兄长侄儿代劳了!我比较崇尚文明祭奠,扫墓时带上一束鲜花,和父母聊聊天,有时候带上录音机,把父母喜欢的京剧选段播放给他们听,我还在博客里建立一个日志平台,起名为"母亲"用来回忆和学习父母亲的优秀品质,寄托哀思,净化心灵。对禁忌印象不深。
贵州
LilyOfJuly:我是贵州人,我小时候,妈妈带我们去看外婆,记得是要买很多吃的,一只竹竿,挂纸钱,烧纸钱,给外婆说说最近的事情,没有太多禁忌吧,至少我不怎么知道。烧鞭炮,点香要三只三只的点,烧纸也要烧单数。还有就是要等待烧完了才能下山。
江西吉安
一泓春水:我是江西吉安人。
我们那习俗不多。扫墓,一般是清明前或当天带香火、冥币、爆竹到墓前拜祭。美食,主要是清明节前后吃艾米果。好像没什么禁忌。
祖辈们留下的那些清明习俗
你还知道多少?
下方评论已开通,大家畅所欲言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