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网络中国节清明节亳州有哪些习俗第一个 [复制链接]

1#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又是一年一度清明时,祭祀和踏青,

是许多人清明时都会做的两件事,

但关于清明节的习俗可远远不止这些。

现在就跟着小亳一起来看看,

清明都有哪些习俗吧~

吃柳条串烧饼

象征着圆满吉祥的圆形烧饼,用翠绿的柳条串着,纯白、青绿、焦*,麦面的纯香、芝麻的焦香、新柳叶条的清香,混在一起真可谓色香味一体。清明节的早上,家家户户到烧饼炉子前买柳条串烧饼,是亳州的一道风景。

这个风俗应该有一千多年了,北宋时《清明上河图》中就绘有此景。柳条子串烧饼,谁不吃谁嘴肿……歌谣都这么唱一千多年了。传说中这种烧饼还有一个特殊的功效,那就是挂在门旁风干,夏天小孩子吃了可以治“苦夏”。

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到唐朝开始盛行。“柳垂阡陌雨沉沉,千里子孙赶上坟。处处青山烟火起,焚香祭拜悼先人。”反映了当今我国民间在清明节这一风俗的景象。

亳州俗语说“清明节上前”,意思是在清明节之前去上坟扫墓,所以,一般到清明节当天,亳州人基本上都已经扫墓结束了,在清明节之后上坟的更加少见。

荡秋千

这是中国古代的清明节习俗。荡秋千不仅对健康有利,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可以鼓励孩子们多玩。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

放风筝

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风筝,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筝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

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直到现在,很多老亳州人依然非常忌讳有风筝落在自家的房顶上。

编辑:明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