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清明将至,死亡教育的好素材,教孩子正 [复制链接]

1#
济南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www.yunweituan.com/m/

今年对人们来说是艰难的,新闻里每天充斥着由于疫情而不断上升的死亡人数。记得有一个视频,夫妻二人都是医护工作者,丈夫不幸感染新冠肺炎离开人世。丈夫被殡仪车拉走的时候,还在工作岗位上的妻子哭得撕心裂肺,疯了一样的追着车哭。

这个清明节显得尤其的不同寻常,国家之所以安排了清明假期,就是为了让大家能够扫墓祭祖,以寄托对亡灵的哀思。但是由于今年的特殊情况,各地都发出了关于要求文明祭扫的通知,我想是担心发生聚集性传染或者是焚烧纸钱不慎引起火灾。

因为国内状态接连好转,我们也开始带娃出门放风,这两天在路边时常能看到有人在练摊售卖冥币、锡箔纸等祭扫用品。已经懂事的大宝问我们:“这是什么啊,花花绿绿的,是叠纸吗?”“呃,宝宝这不是叠纸,是一种特殊的‘钱’,给去世的人用的。”大宝明显很疑惑,不知道我在说什么。不知道是否有家长和我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应该如何回答吧。

如何向孩子讲述死亡?

我知道,有很多家庭是忌讳“死”这个字的,因为大家都觉得不吉利。甚至如果家庭有人无意间提到这个字,都会引来一阵呵斥,甚至用“锤”说话的人一拳,来代表驱赶这个不吉利的字。

对“死亡”过分的敏感,其实对孩子的认知能力来说,并不是一件好的事情。因为这是终将要经历的,尤其是在今年的大环境之下,又恰逢清明节,如果孩子不停地追问什么是“清明节”,你又该如何给娃解释呢?

A.清明节的来历

清明既是节日,又是节气,它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冬至后的天,也就是在阳历的4月5日左右。清明将至,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气始盛,因此在民间常常会有踏青祭扫的风俗。

等孩子上小学后,学校每年都会组织扫墓的活动,以此来缅怀革命先辈,纪念战斗英雄。在这个时候,通过学校老师的讲解,以及活动中的所进行的流程,比如默哀三分钟,送小白花等行为,会让孩子对死亡有更好地认识。但是在没有参加这些活动之前,也需要给娃做好死亡教育,并不建议把它一概而论为“可怕”。

B.对学龄前宝宝的讲解

《通往幸福的教育》中就提到,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很多西方国家就开始重视死亡教育了,一般是从幼儿园开始。

当然,如果孩子没有这方面的需求,家长也无须特意给娃讲解,以增加孩子的困惑。当宝宝出现求知欲,想要了解的时候,请家长正面回答,用孩子能听懂的话来讲述。

比如:“死亡”就是生命停止工作了,身体需要休息,尤其是当人老了或者生很严重病以后,他的身体就会很累很累,想要休息了。

或者有的宝妈会用一些绘本、神话故事来给孩子解释死亡,说人的灵魂到了天上,会变成一颗星星,只要我们抬头看的时候,就能看到它在陪着我们。

和死亡教育离不开的就是生命教育,无论是学龄前的宝宝还是上学的孩子,都需要在明白尊重生命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理解什么是死亡。

生命教育和死亡教育,同时进行

我们听到了太多的小孩子自杀的案例:有因为不堪忍受母亲的责骂就纵身跳入河的高中少年,因为上网课不积极被家人训斥后跳楼自杀的五年级小学生,还有因为家里贫穷没有手机上网课而吞药自杀的初中女孩,这样的新闻,打开网页一搜,满屏都是。

无论这些孩子是出于什么原因选择自杀,究其根本,都是因为对生命的不尊重。他们也许根本不明白“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道理,也不懂得生而为人本身就是一件不易的事情。

因此,对孩子做好生命教育,让孩子懂得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才能更好地爱惜自己,也能知道如何尊重别人的生命。当明白生命的不易之后,就会对死亡有更加正确的认识,也会有所忌惮,进而就不会轻易选择结束生命。

前两天四川凉山突发大火,在救火的过程中,风向突然发生变化,最后导致18名消防员、1名向导牺牲。鲜活的19条生命,在一瞬间就没有了,那又是19个家庭的破裂啊!

《教育与永恒》的作者提到,一次次目睹“死亡”,除了带给我悲戚和悲凉之外,也带给我教育,既是生命教育,也是死亡教育。

人的生命很脆弱,但也很坚强。有一名被大火差点夺去生命的消防员,在醒来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大家都还好吗?”这不就是尊重生命的最好体现吗?自己都已是生命堪忧,还在担心别人的安危。

枕边育儿寄语:

灾难无情,大火无情,但人是有情的。清明将至,虽不能全家人一起祭祖扫墓,但依然可以表达对亡者的哀思以及给孩子进行对于死亡的正确解释。尊重生命,理解死亡,是孩子必经的一堂课。

跟孩子讲死亡教育,要在这个时期,这三件事家长少做

清明节要不要孩子去扫墓,还有这几个地方也少带孩子去,没好处

孩子说看到了去世的奶奶,难道他真有通灵能力?看看科学解释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