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台湾的岁时节俗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疗效最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sfxbdf/

岁时节俗,最能反映民族文化的特点。台湾民俗主要源于大陆,其民间的传统节庆也大同小异。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等。过节的形式也与大陆相仿,如春节有拜年之礼;元宵节有吃元宵、赏花灯;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节有吃月饼、赏明月等等。

除此之外,台湾的岁时节俗中也有许多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的节俗活动,如三月“俏妈祖”、送王船节、国姓爷纪念日、尾牙节等等。一年下来,几乎是月月有节日。今天,无论是传统的节俗,还是现代的日,都是台湾人调节生活节奏重要活动,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1.以娱乐为主的岁时节俗

春节

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俗中最重要的节日,台湾民间过春节和大陆一样,实际上自上一年的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送灶神”开始,直到正月十八日“落灯”为止,都算是春节的范围。

在台湾流传着一首生动的《新年歌》:“初一早,初二巧,初三老鼠娶新娘,初四神落天,初五隔开,初六挹(yi)肥,初七七元,初八团圆,初九天公生,初十有食食,十一请子婿,十二查某子请来拜,十三食湆(qi)麋配芥菜,十四结灯棚,十五上元暝”。即初一早起去拜年,初二女儿回娘家,初三休息一天,传说这一天是老鼠娶亲的日子,人们都早早上床睡觉,以免打搅老鼠的喜事,初四迎神下凡,初五以后恢复正常劳作,初九天公生日,十一宴请女婿,十四、十五闹元宵,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春节热闹之一斑。

元宵节

元宵夜,人们除了吃元宵、赛花灯外,还有“偷俗”和“钻灯脚”的习俗。“偷俗”形式多样,未婚少女需故意到别人家的菜园里去偷葱,在闽南语有“偷葱嫁好尫(ang丈夫之意)”之意。据说若不被菜园的主人发现,就预示着能找到如意郎君。已婚女子则偷偷去拔别人家竹篱笆上的竹子,因“竹篱”在闽南语中与“得儿”同音,取生男孩之兆。

“钻灯脚”就是妇女们在元宵节赏灯时,故意在灯下钻来钻去,因“灯”与“丁”同音,取“添丁”之吉意。另外,台湾的部分地区还有一些更为热闹的景观,例如台南盐水镇的“蜂炮”、澎湖的“乞龟”习俗。台南盐水镇人过元宵并不点灯,而是燃放由数万冲天炮制作而成的“蜂炮”,一时万炮齐发,热闹非凡。

澎湖的“乞龟”则显得较为神秘。每到元宵夜,澎湖大小庙宇的中央供桌上,就会摆上各式各样用红糖和米粉捏成的“龟”,人们纷纷到庙宇中上香、持神筶与神灵沟通,希望能求得一只神龟回家,以求得神灵的保佑和恩赐。

端午节

吃粽子、赛龙舟是端午节重要的活动。不过台湾南部地区却不吃粽子,而吃一种名叫“煎堆”的食物。传说此俗与郑成功来台有关,郑军进入台湾后,军粮匮乏,端午节无米包粽子。台湾民众闻之,纷纷献出薯粉、花生等给郑军。郑成功下令将这些食物搅和后,用油煎熟,分予将士,以度端午节。此后,台南人每年都做这种“煎堆”以示纪念。

中秋节

台湾人与闽南地区一样,在中秋佳节有“博饼”习俗。谁若能在游戏中赢得“中秋饼”的,便讨得“秋闱夺元”的好兆头。同时中秋又是团圆节,家家户户都要做一只特大的印有嫦娥奔月图案的月饼,配上中秋四果(即香蕉、凤梨、柚子、莲雾等)和用芋头块炒成的米粉,放在庭院中供奉月亮的。等到月亮升起来时,全家人焚香祭拜之后,就团坐在一起,分食着月饼、果品,饮酒赏月。

2.以祭祀为主的岁时节俗

清明节

清明节主要的习俗是祭祖和扫墓,大部分的台湾人都遵循这一传统。唯独在台的漳州籍人不过清明节,而是在每年的三月初三祭祖和扫墓,称为“三月节”或“三日节”。民间传说是郑成功起兵“反清复明”时,因认为“清”在“明”上不吉利,遂下令废除清明节,而改在三月初三扫墓。此后,这种习俗保留至今。

妈祖诞辰

在台湾的民间信仰中,以妈祖的信仰最为普遍。每年的三月份,各地对妈祖的祭祀不断,从妈祖诞辰到妈祖出游,影响到半数台湾人的日常生活。所以人们称农历三月为“疯妈祖”或“俏妈祖”。三月十九日,距离妈祖诞辰还有四天,北港朝天宫就要举行迎妈祖活动,人们从各地涌进北港,许多进香队伍规模浩大,锣鼓喧天。

晚上,北港街头灯火辉煌,由进香队伍组成的艺阁游行缓缓前进。人们纷纷走向街头参加狂欢。妈祖祭典的高潮出现在三月二十三日的妈祖诞辰时。此时最让人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