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今年清明节上坟祭祖哪天最好 [复制链接]

1#
我国知名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s://m.39.net/disease/a_5481259.html

这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一个上坟祭祖的日子,是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习俗,不过今年的清明节有点特殊,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今年的清明节恰逢是在闰二月的15,而且清明节的前一天,也就是4月4日又是中华传统节日寒食节,这是很少见的。这样以来,今年上坟扫墓人们就多了很多顾虑。到底什么时间去上坟扫墓才好呢?是在清明节之前,还是在之后或是应该在清明节当天呢?

在农村也有一句俗语叫做早清明,晚寒衣,春送钱,秋送衣。就是说清明节祭祖扫墓要尽量提前一些,并且按照老辈人说,清明祭祖扫墓最主要的就是给先祖送些钱粮,也就是烧一些纸钱,以期盼祖先能够庇佑子孙,家族兴旺。

再说寒食节,寒食节也就是冬至节气之后的第天。相传当年晋公子重耳周游列国,历尽艰辛。有一次,他挨饿难熬,百般无奈之时,随从的介子推就割下了自己大腿上的肉给他吃。后来重耳当了国君,去找和母亲一起躲在深山中的介子推,希望他能出来做官,享受荣华。可是遍寻不到,于是便下令放火烧山,想以此逼出介子推,结果介子推与其母却被大火烧死了。

后有人从岩洞中找到了半张破席子。晋文公接过席子一看,只见上面写到"割肉奉君尽忠心,但愿主公赏清明;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照复清明"。

看后,晋文公感到很内疚,悲痛万分,追悔莫及。于是便规定每年此时不得生火,一切吃冷食,并将这一天称为寒食节。

不过这只是个传说,其实寒食节的真正起源,是源于古代的钻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节不同,用不同的树木钻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后,就要换取新火。新火未至,是禁止人们生火,这在当时的是件大事。它是我国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在寒食节这一天,禁烟火,只吃冷食。因为这一天是禁火日,所以不宜焚烧纸钱的。

另外今年的闰二月阴历15这天又是月圆之日,遇阴之气强盛,这天上坟扫墓也不太好,所以今年清明节的前一天和当天都不太适合上坟扫墓,除这两天之外,清明节前后几天都是可以的。

在一些地区也有前三后四的说法,指的是清明节的前三天和后四天,这几天之内都是可以上坟扫墓的。而如果是新丧的话,一般是指过世不超过三年的,最好是在清明节之前扫墓。一般都是赶早不赶晚,尽量赶在中午之前完成。

我是继禹,为您分享中华民俗文化,我们下期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