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清明
文/示单
清明的风似梳子
把草木梳绿了
清明的雨象琴弦
把百鸟唤醒了
草木的绿
是对光阴的思念
百鸟的唤
是雨对土的钟情
清明的这个时节里
是坟墓对土地的报恩
让风雨的灵气
把墓地上的那颗草
吹得晃晃摇摇
只有天空中的百鸟
听懂了木草的念叨
那不尽的思念
便是百鸟对草的长鸣
作者简介:示单,原名柯龙瑞。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教育委员会专业委员,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先后出版了长篇叙事散文集《菩莲花开》和《未医之道》,有多篇散文获得国家和国际奖项。
02清明
一一谨以此文纪念我的父母双亲
文/王世炜
总以为有山河的地方
就有父亲的麦田母亲的河
山不荒河不涸
牛羊在路上
又见炊烟起
总以为有日月的地方
就有父亲的犁铧母亲的歌
犁不锈歌不歇
燕子在梁上
又见玉兰开
可是啊
山河依旧在
屋前桃李正芬芳
高堂却在天一方
流下些清明雨
淋湿了子孙衣
思念哗哗淌
……
作者简介:王世炜,女,陕西榆林人,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喜欢文学,热爱旅行。部分作品散见于省市报刊,曾获全国诗歌散文邀请赛一等奖,全国诗歌散文联赛金奖。
03清明
文/范景来
清明的雨
由思念
汇集而成
融入了悲伤
和无限的思念
即使很小
淅淅沥沥
也有极强的
穿透力
从遥远
到如今
并一直延伸
致永远永远
04清明
文/刘莉
我在夜里,听风,看雨,也等你。
我听到你谆谆告诫、拉响警报,
我看到你扬起战旗、穿上战衣,
我等的你,内心沉稳、目光如炬。
无数个你,埋葬在寒冷的冬季;
无数个你,没有看到你期望的春天里,
那一片燕子翩飞,花红柳绿;
无数个你,没有听到我渴盼的心海里,
那一池被吹皱的焦灼与迷离;
无数个我,没有等到你的归期。
就让这淅沥的雨冲掉那苦痛的阴霾,
就让这细微的风捎去我崇高的敬意,
就让这沉寂的夜来祭奠这场不再重逢的别离。
你义无反顾的样子,
会永远定格在祖国的大好河山里,
至伟至岸,
至清至明。
作者简介:刘莉,四川阆中人,基层教育工作者。
05清明
文/沈阳
土,从我的指间撒落,
恍若人世间的杏花。
清明一来,杏花就盛开。
起风了,香在火中。
脚步声,不在细雨中轻盈,
就在泥土里惦记。
作者简介:沈阳,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间踏浪诗社社长,中国文联出版社《河间诗人》杂志主编。《中国诗歌黄金台》主编。河间市诗经文化研究会秘书长。
06清明
文/语泉
国旗徐徐下沉,下沉
沉到我的心里
与我的头颅,我的心
一起黙哀,默哀
年轻的吹哨人
从杜牧的清明里走来
破晓的哨声悠长,悠长
医院的院长
从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走来
身负重伤仍指挥从容,从容
一个个英雄的名字
像立在阳光大地上的丰碑
想起他们……泪花如雨
密密地下着,下着
鸣笛声,防空警报声
如一根根尖利的针
扎入心头
血,流了出来
染红了白花,白花
作者简介:谭廷勇,笔名语泉,男,四川仪陇人,先后从事教育、税务工作。作品多次获国家、省、市等级奖,入选多种文集。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中国青年作家学会主席团委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
07清明
文/秦风
清明。荒芜的时间仅存活的两个
汉字,辽阔而干净。是故乡的村口
所有的归来。草与花,风或者树,
归途之上没有归人。空旷的天宇早已
倒塌,苦难的大地,生长唯一站立的
庄稼:母亲的坟和父亲的墓。
我是祖先的生死,是自己的孤儿
直立行走的墓碑。
作者简介:秦风,本名蒲建雄,男,文学博士。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曾获首届全球汉语诗歌主奖、首届天府文学作品奖、长城文学奖、苏东坡文学奖。文学作品发表收录国内外多种文学诗刊与专辑。著有诗集《独步苍茫》。
08清明
文/罗成东
等所有的风停了
我才落笔,写下第一行诗
祭奠你
我需要一片沉寂的时光
需要抱紧一朵桃花
才能止住内心的颤栗
今日清明
风清,雨明
厚土包容你
思念包容我
雨滴包容尘埃
作者简介:罗成东,80后,哈尼族,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民族学校教师。
09清明
文/姚丽蓉
飘动的灵魂
醉在这无助的尘世
沉默,像风中眯眼的火烛
思念被撕扯成透明的片段
如同暗藏疼痛的忧伤
不停的将寂静敲响
淡淡的花瓣
修剪成另一种回应
让泪水和纸飘起来
父亲啊!
燃一烛清香
照亮于您安眠的土地
每一次魂灵的触摸
都是生命的敬畏
也是生命的卑微
花开花落,生生息息
您可感知泣零的话语
慰息着苍穹另一种哀伤
虔诚着另一盏亮着的灯光
作者简介:姚丽蓉,笔名:绿草,60后,江西省新干县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仓央嘉措诗社会员,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
10清明
文/嬿婉良时
但见泪痕湿,不知悲与谁
看过了花开,又看过了花落
捡拾了一季又一季的枫红
始终没有忘却那日的心痛
冷雨妒花,才有断魂句遇牧牛童
梨花雨是否淡了梨花魂
走失在春风里
蚕蛹的丝,一圈圈一层层
依旧
缠绕着三世的纠结
借得武皇花,诔我清明词
洒酒问归处
风过四月,林花辞过春红
一去阳关怙声尽
阴阳界处
蘅皋芝田秣驷马
作者简介:网名,嬿婉良时,原名,刘海燕。辽宁沈阳人,60后。铁路人喜欢把文字和声音安放于起落的光阴里,清心煮墨,净水涤尘,素暖生香。诗观:文字的彼岸是心的原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