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清明各地风俗习惯 [复制链接]

1#

前两句写出了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以及路上那些上坟祭扫的人的心情,诗句中的“魂”指的是情绪、心情等,断魂说明路上行人的心中有着强烈的哀伤。

后两句写那些断魂的行人,想打听哪里有酒家,因为他们想歇歇脚,避避雨,顺便小饮几杯酒,也想借酒消愁,想暂时去除心中的烦忧。

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在清明节这个这么重大的日子里,中国每个地方对故人的缅怀方式各不同。

北京

北京除扫墓之外,还有踏青,插柳,放风筝等活动。

浙江

清明俗称祭清明或祭坟拜太公。一般先拜太公,祭清明时先给祖坟加土或添土,即把土添加在祖坟之顶,祭品摆好,先点蜡烛,后点香,按人发香,由备份高的主祭祷词,后大家一起跪拜,所有的坟都要到过,全部是同样程序祭祀。

江苏

江苏清明会举行划船比赛,称为“撑会船”。清明上坟添土,罗列醇酒,燃香烛,化冥纸祭祖,吃蒸菜和青团子。

安徽

安徽清明家家习惯在门的上方悬柳枝,往坟地祭祀已故的先祖和至郊乡踏青游春。

海南

海南人在清明扫墓时,主要以祭品猪,鹅,鸡,鱼,糕点点心祭祀,焚烧化宝,祈求后代子孙繁荣。先祭“己祖”(自己家),后祭“众祖”(同姓氏同宗族)。

福建

闽南侨乡对清明十分重视,先把坟墓清理干净后先祭拜土地神,然后祭拜祖先。

贵州

贵州人扫墓用糕点,凉菜,凉面加卤菜祭祖,除带上纸钱香烛外,还会带上一串纸剪成的纸串挂在坟上,俗称“挂青”。

青海

青海人传统祭祀品是纸钱,黄表纸,冥币,12个大馒头,食物有酒,米汤,奶茶,肉类等,祭祀完后大家在坟边点火把带来的食物加热了一起吃。

广东

广东人扫墓的就拿我老家来说就叫”拜山“,一般在“拜山”的前几天把所有的坟墓都清理干净(杂草,树枝等),因为广东除大城市外其他的地方坟墓都是在上山找风水先生看好地方然后把先人的骨灰安葬好,所以经过一年坟头上都被青草覆盖了,所以“拜山”之前必须要先清理干净,我家当地习俗先提前准备好烧猪,鹅,鸡,糕点,酒,甘蔗,烧饼等等,用扁担挑着两个大箩筐,其中两人抬着大烧猪去山上不同的地方给家族先人“拜山”,由于我们家是一个大家族一起去扫墓的人比较多好热闹,虽然“拜山”的地方不多但是基本上坟墓都是选在半山的地方,而且每个地方相隔好多个山头,所以“拜山”一般上午8点开始持续到下午4点左右才能祭祀完成,我家一般是选定最后一个“拜山”的地方完成后就在坟墓的旁边把烧猪,鹅,鸡,糕点全部砍开分好,用盘子装好大家一起围起来吃吃喝喝,同时也是大家族聚会的一种方式吧!毕竟大家都是住在不同地方,有时候真是一年只见一次很难得。“拜山”结束后广州,深圳,江门大家各会各家。

由于目前处于疫情的特殊时期,很多地方都禁止清明祭祖活动,除了现场祭祖先人的活动还有很多网上的祭祖方式,无论通过什么方式祭祖都是出于对先人的缅怀之情。希望疫情早日过去,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