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随笔清明节的起源与含义看书之家 [复制链接]

1#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长清明。

为记介子普下令,定出寒食与清明。

清明一节重祭奠,吊祭至亲或先人。

昔无他们何来我,我今吊祭是常情。

——题记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相交之时。也就是冬至后的第天。是中国颇为浓重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同时也是我国三大鬼节之一。

关于清明的起因主流说法在春秋时期,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晋公子重耳也就是后来的晋文公为纪念曾割下自己的肉用来救活他的介子推所特设定下来。

当然关于清明还有着别一种较为次要的说法,这一说法跟节气有关,众所周知在我国有二十四节气,这二十四节气比较适宜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物候、降雨等方面的变化,对人们依时安排农耕、蚕桑等活动有不可或缺的指导意义,而这清明就是当中最为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这八节分别是: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因为它的节气较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

若是依历书记,那应该是:“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其实清明这个节日,早先在我国的影响倒也不是很大,但后来因为其所代表出来的含义为世人所重视,加之逐步融合了寒食与上已等节日,时至今日倒也渐渐演变成一大重要节日之一。

大多数地区或是说大多数的人会选择前往祭祖和扫墓,一些先人或是一些曾在生命中出现过影响颇大的人,而这当中所代表出来的含义是情怀与纪念(或者也可以说是缅怀)。毕竟,不管是先人或是那些曾在生命中出现过对自己影响颇大的人,那所代表出来的是自己的根还有曾经的那一份情,也是在告诉着自己,人不能忘本也不能忘情更别说是弃义了。

篇外文:今天就先到这里吧,若有不对欢迎指出。

呃,最近家里那几只不请自来的小老鼠,现在正在向我投诉,说我有虐待动物之疑。现在莫说是米缸了,它们将我的家给翻了几翻,恁是找不到一粒米。

坑啊!巨坑啊!

还敢说找不着一点米,昨天我明明花了某个小家伙打赏的几块钱去买的方便面,打算来好好美食一餐的,结果……

这几只小老鼠太不像话了,不行!

我非得跟它们好好说说,论论道理,讲讲什么叫“仁义道德礼智信”的。

……

文:看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