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市井巷陌见人间本貌,仇英版清明上河图 [复制链接]

1#

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出自画家张择端,虽然画作流传至今拥有一大批拥趸,但是画家本人的身世却记载甚少。而到了明代,身为“五门四家”之一的仇英也依照张择端的原本创作了一幅属于苏州府的《清明上河图》

仇英《清明上河图》现收藏于辽宁博物馆

仇英(约年-年),明代画家。出生于大明太仓卫(今江苏太仓),后移居长洲(今江苏苏州)。擅长绘制人物,尤其侍女更是一绝,既工设色,又善于水墨之法。仇英天分极高,早年出身漆工,后遇良师点拨,终成大家。

明代画家仇英

仇英传世之作殊少,现存于世者多为后人摹本,而这版《清明上河图》目前为辽宁博物馆所藏。这幅画作的身世也历经战火和颠沛流离,当年溥仪在伪满洲国崩溃之际仓皇出逃,把一大堆文物细软遗弃在沈阳机场。这些文物中就有张择端和仇英的《清明上河图》。

仇英在绘制之时,在情节铺陈上参考了张择端的原作。仇英通过青绿重彩工笔,向后人描绘了一幅大明苏州府的市井百态风貌。比起张择端原作的尺寸,宽25.2厘米,长.7厘米,仇英的版本在尺寸上做了适当的放大,宽30厘米、长厘米。

与张择端以汴京市容为对象描绘的《清明上河图》相比,仇英肯定无法超越前人,但是他用自己的笔触来记录了一幅太平盛世下的姑苏画卷。随着画面的展开,后人可以看到姑苏城的渔夫、农人、脚力、船工、伶人、商贾、富人、平民等等不同身份的展示,从怀中含乳的婴孩到耄耋老人,从进城售粮的平民到高谈阔论的官宦,从奔跑的马匹到饮水的驴子,从雕栏玉砌的美宅到沿街揽客的商铺。从行船的在船头将就一顿,到雅座里的推杯换盏。这些细节值得我们一再细品,这些人物的潜台词呼之欲出。这里的每一个动作都栩栩如生,每一个人物都充满烟火气。仿佛我们站在时空的长廊,面对一群群鲜活的生命。

其实沈阳博物馆所藏的是否属于仇英真迹,尚不足以定论,也许是目前存世的较好的摹本,那么对于后人来说一来饱眼福,二来可以一窥当年苏州城内城外黎民百姓的生活日常。

现在就奉上一部分壁纸,考虑到手机的使用,裁切的时候是纵构图。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