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假期总是令人心情愉悦的,经过了繁忙的工作日,盼望着,盼望着,节假日终于到了。节假日我们不必朝九晚五,想睡到几点就睡到几点。
节假日的晚上,我们可以尽情追剧,想看到几点就看到几点,不用担心晚睡会影响第二天的工作效率,总之正因为节假日的存在,我们日复一日的枯燥工作有了期盼。
节假日的存在是合理的、积极的,但是随着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对法定节假日休假时间产生了异议。
我们的确是在享受国家的法定节假,但是所谓的三天、五天、七天小长假是我们靠调休换来的。比如清明节、中秋等休三天的法定节假日,碰到周六日的时候,经常是周五或者周一加上周末连休,表面看着我们好像休息了三天,而实际上我们仅仅就休了一天。
碰到国庆节调休就更复杂了,经常是国庆乐了七天,假期结束就开始遥遥无期地赶工,连着上七八天班,这对上班族真是身心折磨。所以大家对国家的法定节假日提出意见,希望有关部门适时适度进行调整。
法定节假日虽然是件小事,但是它关乎广大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关乎广大劳动者的应有权利,也关乎企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人大代表广泛听取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心声,积极为员工发声,在会议上提出要对现有的法定节假日进行一定的调整。这个调整可以概括为“1取消、1调整、1增加”。:
第一、取消三天小长假
节假日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劳累的身体得到放松,从而更精力充沛地上班。人们的生活节奏也是越来越快,每天早晨起床就开始赶地铁、赶公交,不是在上班,就是在上班的路上,每天都是在跟时间赛跑。
物价上涨,人们的生活成本增加,再加上房贷、车贷,巨大的压力逼着人们去奋斗。工作中的勾心斗角,使人们在工作中如履薄冰。这时候人们多么利用假期来喘口气,节假日就成了人们休闲娱乐最好的时间。
旅游应该是大多数人会选择的放松方式,看看祖国大好河山,欣赏欣赏江南水乡,山水如画,感受一下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极致之美。
也可以驱车前往北方,在辽阔的大草原策马奔腾,感受天苍苍,野茫茫的壮美。旅行已经成为最受欢迎的度假选择,在旅行过程中,一切工作、生活上的烦心事都离我们远去。
但是旅行最需要的就是时间,现在我国大部分法定节假日都是天,这三天对旅行来说是显然不够的。周边游时间还比较凑合,但是每次法定节假日路况真是令人头疼,低速堵车,高速也不顺畅。
本来一两个小时的路程生生被堵到一上午,所以旅行中一天在去的路上,一天在回家的路上,中间一天用来玩,显然不会玩得多尽兴,最后还会使人疲惫不堪。带着一身疲惫,第二天还得准时奔赴工作岗位,人们苦不堪言。
现在好多人提出取消调休,比如法定节假日碰到周六日,那么应该顺延,周六日本来就是属于我们的双休日,为什么非要跟法定节假日掺合到一起呢?
现在人们都建议取消调休,双休日加法定节假日一起休,这样就可以有5天都假期了,我们可以利用这五天安排旅行、回老家,再也不用匆匆到来,又匆匆离去了。
第二、对双休日调整。有人建议把双休改成单休,然后把周末没休的那一天攒起来,放到每月的最后一周。按照现在的规定,我们一个月休息8天,每周休两天,这两天对于我们来说太短了,利用周末回老家看看已经成了奢望。
这个建议得到了一部分人的认可,他们认为更好的放松才能更好的工作。单休的话,虽然每周的休息时间变短,但是我们可以把重要的事件安排在月末的5天,可以毫无顾虑地去逛街、看电影、与朋友小聚、旅行等。
但是也有人对这个调整持反对意见,尤其是有了孩子以后。好多家庭都是自己带孩子,爸爸妈妈上班前把孩子送到学校。
学校是双休制,那么为了迎合孩子的休息时间,我们也需要双休。如果双休改单休,父母一方就需要请一天假来陪孩子,所以说调整双休对这部分人来说毫无意义,所以他们才会投反对票。
第三、增加下半年假期。我们的法定节假日大部分集中在上半年,1月的元旦、正月的春节、阳历四月份的清明、阳历五月份的劳动节、农历五月份的端午。
上半年的法定节假日分布很均匀,每隔一段时间人们就能利用假期好好放松。所以说上半年工作时间过得很快,人们也过得比较轻松。
相对比而言,下半年的法定节假日屈指可数。有中秋节,再就是国庆节,有时候中秋和国庆挨得近,索性就一次性休息了。过了国庆以后,假期就离我们很远了。在每天枯燥的工作中,我们期待着元旦和春节的到来。
这个过程有多煎熬,所以说为了缓解人们的压力,纾解人们紧张的情绪,有人提出在下半年新增一个法定节假日,这样一来,人们的工作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小结
人民的心声是国家政策变革主要原因,我国需要进一步优化法定节假日,从而实现劳动者权利最大化。而作为休息休假的主体,我们也要学会放松自己,在法定节假日尽情“撒欢”。
今日热议:年,关于国家“法定节假日”的新建议:1取消、1调整、1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