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清明念故人,还是那乡愁 [复制链接]

1#

清明:念故人,还是那乡愁?

文/洪巧俊

清明前,匆匆赶回家乡祭祖;清明后,匆匆奔回工作地,千里迢迢为了啥?念故人,还是那份乡愁?

在我们家乡,祭祖寻根历来是一大传统习俗。他们当中不少春节不回家乡,但清明节必回家乡。清明节纷纷回乡扫墓,以示不忘先人,不忘故土。人们到祖坟祭拜,修整墓地,剪除杂草,为的是给先人送上心中的思念。

那天在家乡余江金怡大酒店吃早餐,碰到一位在黑河子经商的朋友,他告诉我,他每年清明节都从石河子赶回家乡,已经是20多年了。近公里的路程,只为给先人烧些纸钱,向先人默念,祈求先人保佑。

回到乡村,有几位老人谈到建公墓一事,他们都谈到建公墓要建在自己的村地上,葬在外村就是孤坟野鬼。这个应尽量尊重他们的意愿,别让这些老人百年之后成野鬼。这个风俗如不尊重,就有可能带来不稳定的因素,因为灵柩要通过邻村,邻村的人会不会同意?

家乡至今还保持这种风俗,当灵柩要路过你家门口,主人会燃一把火把,旁边放一盆水一把刀。

在高压下,可能不会发生什么,一旦放松,谁也难料。当年周口强制平坟,高压下一座座坟被平,之后又是一座座坟被重新垒起,这就是现实。

我的家乡是鹰潭,鹰潭有一座名山叫龙虎山。说起龙虎山,人们就会想起龙虎山的千年悬棺。宋人晃补之在《鸡肋集》中记载:“出游龙虎山,舟中望仙岩,壁立千仞不可上,其高处有如包棺椁者,盖仙人之所居也。”龙虎山崖墓,下临深潭,高悬翘险,充满神秘色彩。

上个世纪末,巧哥出版了一本散文集,书名就叫《生命,千古之谜》,而首篇文就是“生命,千古之谜”,写的就这千年悬棺。为什么古人要把坟葬在悬崖绝壁之上,一是防盗墓,二是当时的人坚信:弥高者以为至孝,高葬者必有好报,久而久之成悬棺景观。

悬棺是一种特殊的葬礼,也体现出古人对于丧葬礼仪的重视。不论是什么样的形式,葬礼体现的是生者对死者的深切哀思和缅怀,和不舍不离的情感,更多的是体现在精神层面,它可以通过一定的物质性形式表现出来。

由此可见,家乡人们对葬礼是多么重视。

孟子说:“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丧礼通过培养爱敬之情安立世道人心。这是“巧哥有话讲”(ID:hqj,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