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064C12宿新市徐公店南宋杨万里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怎么引起的 https://m.39.net/pf/a_4992915.html

今天是在家学习的第⑩周,古诗词笔记是(南宋)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其二)。

宿新市徐公店(其二)

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篱落:篱笆。

未成阴:新叶还没有长得茂盛浓密,未形成树阴。阴,树叶茂盛浓密。

急走:奔跑着、快追。走,是跑的意思。

无处:没有地方。

寻:寻找。

这组诗当作于公元年,杨万里在今江苏南京当转运副使时一处城镇处,诗里缩写的景点位于临安(今浙江杭州)与建康之间。这里水陆环绕,舟车通利,作者路经这里,略作停留,短期借宿,见景生情,有感而发,了一组2首诗,这是第二首。

诗的前两句写儿童捕蝶时的背景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边的树上花已凋落,而新叶却刚刚长出没有形成树阴。

词的三四两句是写诗人对桃花的喜爱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一个孩子奔跑着追捕一只黄蝴蝶,可蝴蝶飞到菜花丛中后就再也找不到了。

什么是寒食节?清明节如何变成祭祖的节日?

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在夏历冬至后日,清明节前一二日。

寒食节起源,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一次重耳重病中饿得奄奄一息,介子推偷偷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煮成肉糜给他吃,救了重耳一命。

多年后,重耳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重赏有功之臣的时候,竟然忘了介子推。等晋文公想起介子推的时候,介子推早就与母亲归隐绵山再也不肯相见。

为了逼迫其出山相见,晋文公下令放火烧山,没想到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悔恨不已,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寒食节的风俗:古代也叫“禁烟节”,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寒食节要扫墓祭祖;要插柳为寒食节象征之物,原为怀念介之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人们也会在紧随其后的清明节开火做饭外出踏春。

随着历史更迭,当晋国成为历史烟云后,纪念介子推的寒食节也逐渐推出了历史舞台,但纪念先辈的传统被保留了下来,紧随寒食节之后的清明节就因此从一个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日子,变成祭拜祖先的节日了。

清明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天。由于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人民都是根据节气进行农事活动的。清明来临,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因此,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