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三年支教接力守护一颗童心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用什么药膏好使 https://m.39.net/pf/a_4784991.html

王明达(中)跟孩子们开玩笑说,你们再气我,白头发就长出来了。孩子们假装给他揪白头发。受访者供图

今年5月的运动会上,刘新茹(左一)在和孩子们聊天。受访者供图

李娜忘不了那个孩子。

作为吉林农业大学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李娜年秋季学期开始在贵州省余庆县龙家小学支教,教四年级的语文课和思想品德课。一次作文课上,她让学生写写自己的家人。看到学生小童(化名)的作文时,她立马指出来:“小童,你这句不对,为什么说‘我以前的爸爸’?”

这个男孩个头矮、胆小,平时学东西也慢,她得反复教。

小童细声说:“我爸爸死了,没了。”说完之后,低着头,好像哭了。

李娜没料到这个答案,不知该说什么好,最后勉强说了句:“行,小童,你继续写吧。”

那次对话给李娜心里刻下深深的印记。一年支教期满离开后,她把这个孩子托付给新来的师弟,师弟在支教期满后又把他托付给下一届师妹,直到小童今年小学毕业。

第一棒

李娜是个大大咧咧的东北姑娘:嗓门儿高,爱笑,说话直接,不拘小节。

班里的孩子调皮,李娜讲课时,有的孩子还大声说话,她得用力板起脸才能镇得住他们。有个小女生在作文里写道:“李老师性格多变,上课时像个母老虎,下了课跟我们玩得很开心。”

但那次作文课后,这个爽朗的姑娘心里怎么都放不下。她责备自己无意中伤害了小童,后悔自己的莽撞。

李娜找到一名相熟的英语老师,打听小童家的情况。又找到她的师傅、校长罗勇,想问个明白。

她这才知道,小童出生后不久,妈妈就跑了;二年级时爸爸出车祸去世了。这孩子平时住在大伯家里,大伯经常出去打工,伯母负责带他。

再打听下去,李娜才发现,原来除了支教老师之外,学校老师、甚至班上同学的家长都知道小童的经历。小镇不大,藏不住秘密。家长委员会组织订购练习册、辅导书、校服,小童那份,大家自觉均摊。

李娜悄悄问过班长,同学们知不知道小童家的事、有没有人欺负他。班长说,老师说了,不许欺负小童。

原来,小童爸爸出事后,校长罗勇趁小童不在,明确告诫其他同学:禁止谈论小童家的事,如果谁说闲话被他知道了,不会轻饶。罗校长有威望,孩子们都怕他,他说的话没人敢不听。

李娜越听越心疼。尽管她当时只是问了一个不带恶意的问题,但还是想尽可能弥补。

每周五下午,住校生放学回家,李娜就买了烤肠、炸丸子,在校门口等小童,有时陪他一起走在小镇的石板路上,有时在操场散步聊天。

小童还是不爱说话,接过烤肠、丸子,他只是小声说一句:“老师,谢谢你。”

但李娜没想到,自己对小童的关心给她带来了新的“烦恼”。

第二棒

和小童“深交”后不久,李娜在办公室备课、批改作业,常听到同办公室的老师提醒她:“李老师,你班同学来找你了。”“李老师,你班同学又来找你了。”

李娜一扭头,小童在办公室门口看着她。她有些纳闷儿:“小童,找我有什么事吗?”小童低着头,声音也低,吐字不太清晰:“没什么事……”

那段时间,小童几乎每次下了课都来李娜办公室,有时站在门口看着她,有时站在办公桌旁。李娜被他看得不自在,又不好说什么。

后来别的同学看到小童守在老师办公室门口,也跟着来,办公室门口有时围着一大群人。

李娜终于忍不住了,她尽量保持耐心:“小童,要是没什么事,就别总来。”小童答应了,但还是照来不误。

小童太依赖这个新老师了。李娜支教结束后,小童还常常给她打电话。每周五放学回来,小童跟她讲生活中的琐事,教她炒鸡蛋,李娜也跟小童聊自己遇到的事。

电话一打就是半个多小时,直到电话两头都陷入沉默。有次清明节放假,小童打“老师,祝您清明节快乐!”李娜听了哭笑不得。但令她欣慰的是,她感觉小童慢慢变开朗了。

王明达也经历了类似的依赖。在李娜支教的下一个学年,师弟王明达接过接力棒,和吉林农大第22届研支团的同学一起来到龙家小学。他说,自己参加研支团,是受到师姐李娜的感召。在人文学院时,他一直很佩服这个参加了许多志愿活动的师姐。

巧的是,王明达也教同一个班,李娜嘱咐他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