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春深四月,山静日长,又是一个清明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的医院 http://www.kstejiao.com/m/
“万物齐乎巽,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这就是清明节。于是便“又是清明雨上折菊寄到你身旁把你最爱的歌来轻轻唱”清明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是传统春季节俗的综合与升华。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既是踏青节,也是祭祖节。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既有着感恩先人的肃穆情怀,又有着出外踏青的活力。清明前后,天气渐渐变暖,春阳照临,春雨飞洒,万物初长成,草木开始萌动,雨后的新茶是最珍贵的,春笋也开始冒尖了,到处都是清新明朗、生机勃勃。自古以来,中国的不同民族都会过清明,习俗内容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扫墓祭祖仍是最主要的。清明有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三候虹始见。清明后,油桐花开放,白色的花瓣飘落就像下雪一样,而三春之景到清明极为绚烂,春景也由盛及衰,又是一个季节的轮回。清明时节春暖花开,田鼠会爬出洞找吃的,但是田鼠是喜爱阴暗的动物,这时又回躲回洞穴。不过这时候喜欢阳光的鴽鸟会从洞里飞出来,于是古人就以为是田鼠爬进洞变成了鴽鸟。比喻阴气渐弱而阳气渐盛。而雨水增多,雨滴变大,天空会经常出现彩虹。《淮南子·天文训》记载:“春分后十五日,北斗星柄指向乙位,则清明风至”。“清明”节气由此得名。清明节的由来与寒食节有关,相传春秋时代的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外国,介子推护驾跟随,立下大功,重耳返国即位,即晋文公。介子推便背着老母,躲入绵山。晋文公前往寻找,却怎么也找不到。于是他放火烧山,想把介于推逼出来。不料介子推却和母亲抱着一株大树,宁愿烧死,也不出山。晋文公下令把介子推被烧死的那一天定为清明节。而清明节的各个地方的饮食风俗也不同,有乌稔饭、清明果子、子推蒸饼等清明美食。而这一个具有特色的节日,也将会永远流传下去。“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那些逝去的先人,栖身于地底下,在点点滴滴的清明杏花雨中,永远留在后人的心里。清风微抚,明月高挂,一片相思一片情。天地之间,你我共同思念故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