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西安十三朝古都的成色,到底有多足 [复制链接]

1#

提到古都,西北第一大城市西安不说排第一,至少前三是没跑了,十大古都有它,七大古都还有它,四大古都依然少不了它。那么,到底有多少王朝在这座城市建都,这些王朝在当时中国的实力如何,以及留给西安这座城市的遗存有多少,这些因素都关乎西安的古都地位成色有多足。

从中国古代的历史进程来看,西安(包括镐京、咸阳和长安)并非最早大一统朝代的都城--夏朝的都城在山西夏县及河南登封、禹州和洛阳等地,商代的都城在河南安阳、商丘等地。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的历史开始于灭商代之的西周,从周武王定都镐京到犬戎攻陷镐京,西安作为西周的都城长达两百多年。

西安能在各种版本的“中国古都”榜上不缺席,首先凭借的是作为古代都城的次数。西安坐落于中国最早天府之国的关中平原,有八水润长安的地理优势,一般的说法是有十三个朝代曾以西安为都,其中大一统的王朝除了上面提到的西周,还有秦、西汉、隋、唐等朝代,延续时间最久是唐朝,达年;最短的秦朝仅有14年,但秦在灭六国之前就以咸阳为都一百多年。

除了上面几个朝代,曾经短期以西安为都的朝代还有王莽建立的新朝(14年)、东汉(6年)和西晋(4年);我们再来看那些分裂时期在西安建都的王朝,十六国的前赵(10年)、前秦(34年)、后秦(31年),以及南北朝的西魏(23年)、北周(24年)。综上可见,终其一代,都城始终在西安的大一统王朝仅有秦汉和隋唐四个朝代(西周的成王迁宅洛邑是否算迁都存争议)。

不过这四个朝代中,统一全国后的秦朝只经历二世,年份也太过短暂;西汉的开创者刘邦最初一度曾定都洛阳;隋朝后期实际的统治中心也已经转到了东都洛阳;而唐朝更是将洛阳定为东都,唐高宗李治、女皇武则天长期在洛阳办公,后者甚至把洛阳从“东都”的地位提升到了“神都”。

但这四个朝代依然深刻塑造了西安这座城市,并留下了秦代的阿房宫和兵马俑、汉代的未央宫和长乐宫、隋代的大兴城、唐代的大明宫和兴庆宫等遗址,以及分布在西安周边的汉唐两朝的三十多座帝陵。在这些遗址中,有丝绸之路和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两项世界遗产,前者包含了汉长安城未央宫和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以及大雁塔和小雁塔等遗产点。

不过作为古都的西安,经历上千年的战争与和平,除了那些深埋在地下的文物,以及像大、小雁塔这样的宗教建筑,能遗留至今的地上建筑物其实少之又少。最为直观的标志西安城墙和西安钟楼其实都建于明朝,当时中国的权利和经济中心已经转移到了华东和华北,而长安最终改名为西安也正是在这一时期。

在七大古都中,比“古”,西安可能不是安阳的对手;比“全”,更是与北京差一大截。安阳仅凭一座殷墟就可以跻身七大古都,但许多国人甚至都不知道这座低调的城市在哪个省;而北京更是拥有一座紫禁城、多座皇家园林、全套宗庙祭坛和十三陵等明清两代的历史遗存,并以七项世界遗产冠绝全球城市。

不过比起只活在“清明上河图”中的开封,以及同为十三朝古都但在经济和文化上都已没落的洛阳,西安可能更容易让你找到“古都”的影子。

#十三朝古都西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