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行走九龙峪 [复制链接]

1#

行走九龙峪


题记:旅游一直是我的梦想,我相信也是无数人的梦想,旅游是一种心情,不管是近游还是远行。你可以带着一丝愁绪,也可以带着满心的喜悦,背个小包或者什么也不带。避开城市的喧嚣,寄情山野,心无旁骛,而达空灵之境。人生就是一次快乐的旅行,景色只属于那些有心的人。 听闻九龙峪生态旅游风景区品味、规模堪比*花溪。对于喜欢旅游的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一个好处是至今还未收费。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这不2015年清明节这天下午,与女儿随着众多游人兴致勃勃地游览了九龙峪生态旅游区。 因为私事耽搁,我们在4月5日中午12点出发,从何官到九龙峪,导航提示90多里路。为了贪图野外风景,在路上堵车近1小时。直到下午2时才到达目的地。 九龙峪生态旅游区位于城南15公里处。属于弥河、王坟两镇交汇处,景区北依龙门崮,南望黑虎山水库,东临海岱路,西接围子山,方圆20平方公里。地势呈北高南低分布,境内山头林立,沟壑纵横,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九龙峪生态旅游区从大门口看,周围的配套区域完备,相应建筑物和设施也已经已经较妥善,高高的台阶中间,是个巨大的九龙浮雕。巨龙飞舞,祥云围绕,最下端是巨涛骇浪。门口两边都是苍松翠柏,玲珑奇石。门口台阶下,是一个巨大的平台。平台两边是两个巨大的大象石雕,栩栩如生。 跨台阶,进大门。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一个巨大的院子。景点大门内的广场上三五成群的游人在徜徉,广场、假山、花卉、长廊、人工瀑布等景区要素布置整齐停当,已经初具规模。与大门相对的是巨石叠成的巨型假山。假山上也是苍松翠柏,很具有观赏性。假山前,是个面积很大的池塘。一湾清水,风催涟漪,周围是巨石叠成的岸.景区内,一个巨大的池塘,周围都是可看的景观。 景区最高处名曰龙门崮,要上龙门崮必须要乘坐景区提供的专用车辆进山,个人车辆不能上山,这是近几年很多景区的规矩。景区道路四通八达,景区道路全部采取水稳基础沥青路面,依山就势,或蜿蜒起伏,或平坦舒缓,或急转直下,或顺势爬坡,宛如一条舞动的巨龙横卧山间,乘坐观光车(票价20元)绕景区一圈,大约2个小时。 山道两边种满了各种果树和花树,山坡上是层层的梯田。在夏秋果树开花和成熟的季节,这里应该是一处更加美丽的所在。沿途的山岭上枝桠虬曲的老柿子树在凉飕飕的清风中瑟瑟发抖,枝杈间的鸟巢里偶尔飞出几只喜鹊,喳喳几声,在寂静的深谷里回响,给这幽寂的山林增添一些生气。不时见到三五成群的游客从林中、路上露头。 车辆转弯处,陡然迎来寒流带来的五六级冷风,大家身上的衣物一下子被打透了,贴身的热汗变成了冰凉的湿气,生动地感受到了高处不胜寒。经过曲折的山路,我们到达了拴马山的停车场。停车场在山坳里一块平整的土地上,豁然开朗,一座石坊巍然屹立,上书栓马山三个品红大字。 停车场很大。上面突兀地立着几株老柿树,树顶架着几座鸟巢,不带一只树叶,干涩的树枝在阴郁的天幕下,活像无数条黑色的闪电。这些树看来树龄不短,应该是山里的遗民,现在既可做风景,又可在炎热的夏天为游人遮阴纳凉。抬眼望去,远处的龙门崮在薄薄的雾霭中显得有几分神秘。 在九龙峪景区,一路走,一路看,一步一景,一步一重天。 【龙门崮】  龙门崮是九龙峪的灵*所在,他以其古老的神话令人向往,又以陡峭的山势让人望而却步。龙门崮,崮者,山也。龙门崮位于九龙峪景区北端,海拔565米,是整个景区的制高点。在当地有不上龙门崮,枉游九龙峪之说。上龙门崮可从山南坡的东线或西线攀登。和众多大山名川一样,龙门崮山势险峻,连绵逶迤,到达崮顶需要征服1176级台阶。因此,攀登龙门崮是对游人意志的考验和体力的检验。 站在山门处,抬眼望去,通往崮顶的石头台阶悠远渺茫,伸向茂密的松林,龙门崮在高高的山顶上兀然屹立,像一尊威严不可侵犯的雄狮。林海松涛迎客到,山鸡野兔伴君行。一路上有青松和野味相伴,我们兴趣盎然,不知不觉到了一个叫*见愁的地方。何谓*见愁?抬头一看,眼前突兀出现高近百米,坡70多度的陡峭台阶,犹如泰山十八盘。上了*见愁,离崮顶尚有10几米处,有一条东西向宽23米,长近50米的舒缓平坦之道,曰天街。天街上为悬崖,下为峭壁,游人仍需小心前行。登顶是登山运动的最高境界,向上的石阶全部沿着山梁,每向上一步台阶都感到风力在增大,经过艰难的攀爬,终于到达龙门崮极顶的石亭--凌云亭。稍作休息后,我们过天街,还要攀登数十级台阶才能到达崮顶。崮顶平缓,长有百米,宽近十米。中、东部微微隆起,形似驼峰。 站在顶上,南望黑虎山水库之烟波渺渺,西观清风寨之山势荡荡,东眺弥河之波光粼粼。顶上巨石平整,层迭嶙峋,堆垒有势,宛若天工,依如匠制。崮顶四周多为悬崖绝壁如斧劈刀削。西南方向探出一怪石名曰阎王鼻子,可见此处之险要。东南部位有两块相距1米的巨石,一块因受到外力踏压,有缝欲碎,一块留有深深的脚印。据司机师傅介绍说是后羿射日时的射箭台。后羿射日,脚踏有力,踏石留痕,成了龙门崮顶的一大奇观。站在射箭台上,清风吹来,白云悠悠。遥想当年后羿的壮举,感悟九龙峪神奇的传说。 据《青州民间故事选》载:相传尧时,天上出现了十颗太阳,不分昼夜轮流出没,把大地变成火炉一般,致使河流干涸,庄稼枯萎,万物凋零,民不聊生。尧帝为救先民与火热,派后羿征服这十颗太阳。一日,后羿背负神弓利箭,来到了龙门崮顶,脚踏石板,连发九箭,无一虚发,九颗太阳纷纷落地,天上只留一颗,让其照耀万物生长。后羿射落的九颗太阳,原来是九条大龙。九龙落地后,尧帝为了防患于未然,随即把它们变成了九座大山。分别唤作*龙山、青龙山、乌龙山、白龙山、赤龙山、金龙山、银龙山、玉龙山、卧龙山。这九座龙山以龙门崮为中心,向四边分布,形成了目前的九龙峪地貌,亦是九龙峪名字的由来。 【拴马山】  位于龙门崮东南,与龙门崮一脉相承。游人从南大门北上,穿过茂密的原始森林,大约20分钟即可到达山顶。山顶有巨石如床,旁有一颗松柏树虬盘于此,向游人诉说着赵匡胤在此拴马休歇的一段历史故事。 五代末年,到处避难的赵匡胤从河北辗转千里来到青州,人困马乏上了拴马山。山上有平展光滑的巨石一块,可卧可躺,旁有松柏一颗。这里即安全又清静,赵匡胤把马栓于树上,以石为床,以天为被,在拴马山上整整睡了三天三夜。然后又到山下的圣水峪休养生息三个多月。赵匡胤在青州养精蓄锐,韬光养晦,为后来发动陈桥兵变,*袍加身做了必要的准备。赵匡胤当了宋朝的开国皇帝后,感念青州,下旨把圣水峪更名为养老院,把拴马休息的山头赐名拴马山。 站在拴马山停车场处凉亭,俯瞰山下,村舍俨然,景色昳丽。  【树多】 来过九龙峪生态旅游风景区的游人,无不赞叹这里的树多,俨然是一座天然森林公园。从树龄上看,百年树木比比皆是,天然次生林满山遍野。还有部分客来的稀有树种点缀其中,为景区平添了几多姿色。树多草茂。这些奇花异草大多春发冬枯,四季轮回,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景区内不可或缺的地面卫士。由于植被资源丰富,光热效应显著,景区内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高达8.9万个,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在我看来,在青州除了仰天山国家森林公园和泰和山风景区,树多就属九龙峪了。 【水多】 水是山的灵*。没有水,山就缺少韵味。景区内自然形成或人工修建的大大小小的湖泊有数十处之多。引人入胜的有龙泽湖、龙啸湖、*龙潭、白龙潭、龙门湖、黑龙泉等等。这些湖面大小不一,呈星状分布。湖内以野生鱼类为主的水生动植物品种繁多。夏秋时节,湖上时而风生水起,碧波荡漾,时而风平浪静,宛如明镜。古诗云:久雨南湖涨,新晴北客过,日沉红有影,风定绿无波。除了湖泊以外,景区内还有一条东西向的卧龙河,河水源自龙门崮山脉,清澈透底,源远流长。几条小溪从谷底穿过,潺潺流水奔向远方。每年进入汛期,天河洞开,滔滔河水飞流直下,数条银川挂于山间。特别是雨后日出,时而彩虹飞度,时而云蒸霞蔚,自然景象蔚为壮观。游人身临其境,叹为观止。 【奇石多】 水是财富的象征,石则是性格的写照。在九龙峪风景区内,三步一奇石,五步一小品,一石一世界,一品一洞天。其中泰山石、红丝石、玲珑石、玛瑙石、灵璧石、沂山石、恐龙蛋化石等随处可见,犹如一个地质博览园。这些奇石大到数十吨,小如鹅卵。似兽如龟,或叟或仙。白的像玉,黑的像墨,红的如血,绿的如翠。件件栩栩如生,耐人寻味。国防教育基地处有一古树化石,高有10米。粗有丈余,犹如南海一柱,又像定海神针,吸引了大批游人顿足观看,啧啧之声不绝于耳。  【八亭临风】  亭子是景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汉书《释名释亭》云:亭者,停也。人所停集也。可见,亭子是挡风、避雨、纳凉、休闲的场所。九龙峪风景区内建有凉亭八处,分布在崮顶、山脚、湖边、路旁,名曰凌云亭、怀远亭、望山亭、逍遥亭、双子亭、群芳亭、崔圆亭、回澜亭。亭子的结构分木质和石雕两种。式样有单飞檐、双飞檐、四角型、六角型、双子状、天坛状等。这些亭子飞檐攒尖,朱栏绿瓦,古朴典雅,从立柱到横梁、金檩、斗拱等部位全都雕龙画栋,山水、花鸟、人物一应俱全。石雕砌就的凉亭,内有石凳石桌,要是在盛夏,这里当时纳凉避暑的圣地,带几样小菜,筛一壶美酒,会颇有范公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的境界了。 在九龙峪,山有多高亭就有多高。拴马山上,当年赵匡胤睡觉的石床上方,建一六角石雕凉亭。亭子金龙盘柱,龙头出檐,似蛟龙出海,如巨龙腾飞,造型雄伟,气势磅礴,是景区布局上的一大亮点。游人到达山顶后,即可欣赏亭子的龙文化元素,亦可坐床休息,尽享龙榻乐趣。龙门崮上的凌云亭,居高临下,高端大气。人与亭上,可仰观日出日落,云卷云舒;可远眺山川河流,乡野桑田。此番感觉,其他地方是无法比拟的。  ......  九龙峪生态旅游风景区不但是假日旅游的绝佳去处,更是一块不可多得的养生福地。在九龙峪游览,不得不提桐峪沟村。在村子里行走,不时见到以清末民初风格为主,砖木结构,青砖砌筑,小瓦屋面,木质门窗,花格窗棂,古典门楼,深宅大院,给人古色古香,清静怡美之感觉。民居沿河排列,错落有致。石拱小桥连接东西,参天大树遮天蔽日,鸟语花香清幽静谧。唐朝诗人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对现在的桐峪沟旧村的真实写照。大山深处的桐峪沟旧村正在以崭新的面貌张开双臂迎接业主的到来。这里离城区20分钟车程,村口亦有公交车辆穿梭于此。新妆待嫁的山村民居可买可租,特别适宜企业家、文人墨客、写生作画、隐居闲赋人士入住。  在景区游览,还见到了油菜花。我一直想去云南罗平,就是想去看看油菜花。没想到在九龙峪见到了,那心情是可想而知了。九龙峪的油菜花借助山坡地势种植。乘坐观光车游览途中,你时不时会看到那片片花海,令人心情愉悦、惊喜于那一抹抹*。 观光车沿着山路前往停车场,一路上好几处景点,我们赏景、嬉戏、拍照,从容不迫,虽几经艰险,但是,一次快乐的旅行会永远留在大家的记忆里......                  2015年4月6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